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289章 玉璧之战,曹操看破了高欢的心思?

  画面中,出现了一座军事要塞,通过这座要塞还能看到不远处正从东北向西南,最终汇入黄河的汾水。

   【玉璧城位于山西的西南部平原,本是东魏的领土,在长安城外的沙苑之战后,西魏乘胜追击占据了这一带。】

   【沙苑之战后的两次大战都是宇文泰主动出击,故而高欢控制的洛阳城成为了主战场。】

   【邙山之战击败了宇文泰之后,高欢终于再度获得了出击的主动权。】

   【他亲率十万大军自晋阳南下围攻玉璧,另命侯景率领五万兵马进军齐子岭,分散西魏兵力。】

   画面中,宇文泰召集诸将议事。

   “诸位,要如何应对贺六浑的攻势呢?”

   在场的所有人表情都很严肃。

   过往的四次大战,说到底还是西魏占了便宜。

   但他们深知,一旦被高欢找到机会,西魏的灭亡就在顷刻之间!

   独孤信定了定神,开口道:

   “贺六浑之前在邙山侥幸占了咱们一些便宜,咱们若是派出主力东渡黄河去和他决战,一旦失败就连逃都没地方逃了。”

   “老臣认为,先让并州作为先锋消耗高欢的兵马实力,等高欢渡过黄河之后,咱们再与其决战!”

   【邙山之战对西魏的打击是超乎想象的,宇文泰自知实力折损过巨,于是采纳了独孤信的建议,将整个并州作为弃子,达到在黄河以东尽可能消耗高欢实力的目标。】

   【故而在此战中,坐镇玉璧城的新任晋州刺史韦孝宽没有任何援军,所能依靠的就是玉璧城里的八千府兵。】

   【好在宇文泰也并不是什么都没做,他派出建州刺史杨檦领兵去阻挡了侯景原本准备前来和高欢会合的军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韦孝宽的压力。】

   大秦世界中,秦始皇忍不住啧了一声,嘴角微微扯动。

   “这个宇文泰,呵呵。高欢当初不追击,真是错过了灭亡西魏的绝佳良机啊。”

   扶苏皱眉道:

   “三年前的邙山之战,对西魏的打击竟然大到这种地步?”

   “从战场局面来看,东魏也只是惨胜而已呀。”

   在大隋世界中,太子杨勇同样也提出了这个疑问。

   隋文帝呵呵一笑,做出了回答。

   “父皇(杨忠)曾经告诉过朕,他麾下的府兵,在邙山之战中被杀得只有不到两成能回归关中!”

   “嗯,父皇当年承担的还只不过是侧翼掩护的任务罢了,根据他的说法,正面赵贵、独孤信等人的兵马,更是十不存一!”

   杨勇怔住片刻,道:

   “死了人,总还可以补充的吧?”

   隋文帝摇头道:

   “哪里有那么容易?你要知道在那一次的战斗中死的可是多年以来跟随周太祖(宇文泰)征战的老兵,是真正的精锐啊!”

   “七成以上的精锐府兵都死在那一战中,纵然朝廷能征召新的兵员补充力量,但区区三年时间又怎么可能让这些新兵成长到和老兵相当的地步呢?”

   “若是周太祖当真带着这些新兵蛋子去和贺六浑麾下的十多万精锐决战,除了败亡之外没有第二种可能!”

   杨勇闻言,心中极为震撼。

   一直以来,杨勇都以为宇文泰的西魏——北周——大隋这一脉对高欢的东魏——北齐一脉属于战绩碾压的情况。

   只不过因为高欢占据的资源更多,所以才会在屡次失败后依旧能抵挡攻势。

   可杨勇万万没想到,都已经打到东西魏之间第五次大战了,西魏竟然还面临着随时都可能会被高欢灭亡的巨大危机!

   隋文帝看到杨勇的模样,缓缓开口。

   “高欢或许并没有历代华夏王朝开国皇帝的能力,但对周太祖以及当时的西魏来说,都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巨大阴影。”

   “败家他是真的败家了,但他败家的同时也能拖着周太祖一起消耗国力,多少也算是一种本事了。”

   杨勇无言以对。

   败家子拖着别人一起败家,这种本事……

   还是不要为妙吧。

   金幕中,一位脸庞棱角分明,表情坚毅严肃的西魏官员立于玉璧城墙之上,警惕的注视着城外。

   那里,是高欢的十万大军!

   【西魏并州刺史,韦孝宽。】

   一名部下走了过来,恭敬道:

   “大人,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

   韦孝宽笑了笑,道:

   “好,那咱们就看看贺六浑有什么本事吧!”

   部下迟疑片刻,轻声开口。

   “大人,高欢兵力十倍于我们,我们真的不撤退吗?”

   韦孝宽摇了摇头,神情坚定。

   “王思政大人向宇文泰大王推举了我为此地刺史,我又怎么能临阵脱逃,辜负大王和王大人的信任?”

   “让贺六浑来吧,我看看他有什么本事!”

   画面一转,高欢指挥的东魏大军,开始了疯狂的攻城。

   无数西魏兵马犹如洪水般朝着玉璧城扑来,似乎想要将这座并不算大的城池给彻底淹没!

   玉璧城岿然不动。

   镜头之中的时间很快就从白天到了晚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