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497章 大明陆军媾和,水师大战倭寇舰队!

  画面一转,已经到了汉城之中。

   杨镐的继任者万世德走进书房,朝着大明在朝鲜最高统帅兵部尚书邢阶禀报道:

   “大人,三路陆军和倭军之间的议和都已经开展,从眼下的回报来看,都还算顺利。”

   邢阶嗯了一声,叹了一口气。

   “我等也是不得不为啊。”

   万世德赶忙点头道:

   “谁说不是呢?其实咱们也只不过是改剿为抚罢了,只要能夺回朝鲜南部四道,陛下那边肯定还是会欢喜的。”

   邢阶嗯了一声,叮嘱道:

   “麻贵和陈璘那边你盯着点,这两个小子是比较喜欢生事的。”

   “眼下议和大局已定,你可不能让他们捣乱。”

   【和倭军的议和,并非是前线提督们的自作主张,而是出自于邢阶、万世德两位在朝鲜最高级大明官员的授意。】

   【为了让倭军提早撤军,西路军提督刘綎和中路军提督董一元几乎答应了小西行长和岛津义弘的所有条件,并送给对方大量金银、丝绸。】

   【甚至,明军方面还答应只要倭军撤退回国,就让朝鲜派遣王子和官员前往倭国赔罪并担任质子。】

   【至此,倭军在和谈中可以说是全面得到满足,在将谈判条款回报倭国本土并获得了德川家康等“五大老”的认可后,十一月份倭军开始全面撤军。】

   【此时,大明朝廷内部,同样也开始动摇。】

   画面中,重病在身,已经只能卧床的内阁首辅赵志皋,气喘吁吁地写完了一份奏章。

   这份奏章很快就被送到了朱翊钧的面前。

   “……臣卧病床蓐间,复闻东征大举败绩,不胜愤懑!”

   “……三战三败,贻笑倭奴,耻辱中国亦已甚矣!岂朝廷之钱粮、百姓之膏血、数万之生灵,为博功名之儿戏耶?臣窃为用此忿。”

   “……兵原无胜理,盖倭集釜山,去日本一帆而近,彼之转输援救,顺流而下,朝发可以夕至。”

   “而我陆隔辽东,水绝大海,相距数千里,兵马不胜奔走之劳,粮饷不胜搬运之苦……”

   “……以臣愚谬之见,辽虏不时入犯,陨将丧师,尤为腹心之疾,是岂可舍近而求远?”

   “……不若令督臣邢玠仍归本镇,与蓟辽抚臣一意制虏。而以东方之事悉以委之经理抚臣万世德,择一大将与之协同……久则我兵可以渐撤,丽兵可以自守矣。”

   朱翊钧看着这份奏折,默然良久,长叹一声。

   “也罢,也罢!”

   “传令下去,让太医去给赵学士好生诊治。”

   “再下旨给邢阶、万世德,若倭军撤退,便不必为难。”

   “若倭军不退,朕……”

   朱翊钧本想说“朕也就算了”,但话到嘴边,迟迟无法说出口。

   便在此时,张鲸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陛下,福建在倭经商之人已经确认,倭国国王丰臣秀吉死了!”

   朱翊钧闻言顿时精神大振,直接拍了桌子。

   “告诉邢阶万世德,若倭军当真不退,朕就灭了在朝鲜半岛的所有倭军!”

   “嗯,当然了,还是以安抚为主,安抚为主。”

   【丰臣秀吉的死虽然让朱翊钧获得了一些信心,但是前线的战败也让朱翊钧不得不面对现实。】

   【议和过程持续了将近两个月,东路和中路军都相对顺利,但西路军和小西行长的议和却出现了问题。】

   大明水师提督陈璘坐在大船上,冷冷地注视着不远处的顺天城。

   虽然攻击顺天城失败,但陈璘手中依旧还有超过五百多艘战船,保有着对顺天城倭军压倒性的海上力量优势。

   陈璘收回目光,对着面前的倭国使者淡淡开口:

   “你回去告诉小西行长,要本将军撤除包围也可以,但他必须把顺天城交给本将军,不能给刘綎那个杂种!”

   【顺天城的地形险要,防守时确实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撤退的时候就颇为困难。】

   【小西行长原本希望从海上直接乘船撤回釜山,但陈璘的话却断绝了他的想法。】

   【由于陈璘攻城时极为坚决,相较而言小西行长显然更加信任议和时言听计从的刘綎,最终拒绝了陈璘的提议。】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西行长不得不求助其他倭军将领,希望能由倭军派出战船来接应自己。】

   【十一月十九日午夜,岛津义弘、立花宗茂、高桥统增、小早川秀包、筑紫广门率领大量倭军战船出发,准备前往顺天城击破陈璘率领的大明水师,打通小西行长的撤退通道。】

   【然而倭军并没有想到,朝鲜水师统帅李舜臣一直派出斥候日夜不断地监视着倭军的海上动向,倭军才刚出发没有多久,李舜臣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金幕画面中,李舜臣快步走进了陈璘的帅帐之中。

   “陈提督,倭军至少四百艘大小战船已经朝着咱们杀过来了,拂晓时分应该就能抵达!”

   被叫醒的陈璘闻言顿时一声狞笑。

   “好啊,这些该死的倭寇,本提督还没有去找他们呢,他们倒是自己送上门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