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直播开局剧透皇帝死因

第336章 姓氏合流2

  【姓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就是各个部落的名称或者图腾,按现在的说法,有点像是我们每个人的祖籍。

   为了防止同姓通婚,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可这套东西在人少的时候还能完全区分的过来,部族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很多的旁系。

   就拿周朝举例。

   周天子姓姬,在得到天下之后,很多姬姓亲贵和异姓功臣都被封为了诸侯。

   给他们每人批了一块儿地,让他们自己当“国王”。

   这个时候这些被分出去的姬姓子弟相比于周天子来说就成了小宗,而小宗和小宗之间也要有所区分,那拿什么来区分呢?

   答案是氏。

   比如被分封到了晋、吴等地的姬姓诸侯,从此之后他们就成为了姬姓晋氏、姬姓吴氏。

   旁人称呼他们就变成了晋XX、吴xx。

   同样的在诸侯国里,诸侯生下了儿子,又有了孙子,孩子多了又要对底下的子孙加以区分。

   这时候与子孙相比,诸侯一系又成了大宗,诸侯会把城邑、官职分给儿子们,又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氏。

   这些儿子们又可以把乡、亭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们。

   这样一级一级套下来,同一个姬姓就可以发展出很多很多氏。

   这样的发展就跟树根的生长一模一样。】

   朱元璋咂摸了一下嘴,给自家的孩子冠以不同的氏,这一辈一辈下来,到跟现在的字辈一样呀。

   这么多年下来形式变了,但是结果反倒没有变。

   要说这东西还没有他自己给子孙定下的字辈好用。

   一个诸侯国会发展出很多很多的氏,几百年过去,光记这些都让人头疼吧。

   【在现在你出去问别人姓什么?一听和你的姓一样,大概率会说一句,咱们500年前都是一家。

   姓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凝聚内部,让你自己明白你跟谁是同一脉血缘。

   周天子分封的那些同姓诸侯国,这些人互相之间相比起那些异姓诸侯国来说肯定更为亲近。

   可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家有过合作也成为过仇敌。

   战国时期,姓氏为什么慢慢合流呢?

   这和大国之间的争斗脱不开关系。

   大国崛起,从称霸演变为了灭国,可他们灭的很多国家本身与自己就是同姓,不管怎么说还是有血缘关系的。

   直接把人家灭了,在道义上是真的有些不占理。

   再说了,虽然是同姓,但是关系是真的很远很远了,大概六七百年是一家,早都不知道过了多少代人了。

   与姓不同,氏的作用主要就是明贵贱。

   有封地、有官职才有氏,很明显这些人都是出身贵族,都是人上人。

   而普通人,压根儿就没有氏。

   群雄并立,各个国家打来打去,不少平民子弟凭借自己的才学出了头,而他们没有氏。

   如果按照以前的规矩,那所有人都还挺麻烦,毕竟以前当官完全靠血缘,十分稳定。

   现在却有一部分有才之人上位,知识慢慢流到了中层,单纯用氏来明贵贱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

   所以大家才慢慢的开始姓氏合流,姓与氏的界限也就不那么清楚了。

   在这其中,大部分人其实直接把氏当成了姓,只有少部分人才仍旧用家族的原姓。】

   在大家看来还是如今方便,要真是变成以前那样的话,那光记人名就难受。

   不得不说老祖宗还是聪明,顺应时代的改革本来就是方便人们的生活。

   很多人原先把姓看成了命根子一样重的东西,把改姓视作为一种耻辱。

   正因为这样,大家才瞧不起赘婿。

   有的赘婿入赘之后不用改自己的姓,生下的孩子跟女方姓就行,就算是本人不改姓,大家都接受不了,还别说是那些改了姓氏的赘婿了。

   姓氏大过天,谁家要是出了一个赘婿,那真的是在十里八乡都抬不起头来。

   那些受了委屈的赘婿现在才明白,改姓并不是一种耻辱,我们也不应该以此为辱。

   【在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按这个规矩来说,我们如今熟悉的一些古人名字其实是错误的。

   比如周公。

   周公,姬姓,名旦,很多人管他叫姬旦,更多的人叫他的尊称周公。

   但其实,在他生活的年代,人们会称呼他为周旦,因为他的采邑在周。

   还有《封神演义》里的苏妲己,苏妲己这个名字也是错误的。

   史书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

   妲己其实姓己,也是一个古姓,有苏氏是己姓的一个分支,妲己他们家是己姓有苏氏。

   苏秦也是有苏氏,这个名字就正常,因为男子称氏。

   再比如商鞅。

   商鞅他其实姓姬,他是卫国国君的后代。国君的儿子称为公子,而公子的儿子被称为公孙。

   很多公孙没有封地也没有官职,因此就会用公孙作氏,商鞅就是公孙氏。

   在秦国,商鞅创立下了功绩被封在了商地,旁人便可称呼他为商鞅,商也是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