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小鱼儿的身世一
陈沫当然明白陆黛青要由她来讲述孙彧骁患病的原因。
无非和自己的想法一样,不想再次揭开女儿的伤疤。
而且见到陆黛青神情这般的严肃与凝重,也赶紧坐正了身体。
于是。
两个同样在意孙小鱼的人,开始正式交谈。
此刻。
已然做好一切心理准备的陆黛青抬起头,望着陈沫说道。
“陈沫,你应该知道小鱼儿爸爸的名字吧。”
“嗯,她和我说过,叔叔叫孙思成,名字取自《诗经·商颂·那》中的‘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那什么意思你清楚吗?”
“表面应该是‘商汤之孙正祭祀,赐我成功祈先祖’的意思。
引申一点的话,大概就是‘缅怀先祖’和‘思念先人’。”
“嗯。”陆黛青应了一声后,说道。
“好,既然你知道,那就在将小鱼儿患病的真实原因说明之前,先把思成的过去以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你,这样的话你才能真正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陈沫听后没有说一个字,只重重地点了点头。
陆黛青稍稍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继而说道。
“思成家祖籍庐阳,世代书香门第,他的祖父是上世纪大夏国最早一批留洋的学生,归国后在当时的北平大学任教。
这期间,与同为教授的祖母结合,并于36年生下思成的父亲孙泽仁。
近代历史你们应该都学过,所以应该知道那个年代的背景吧。”
“嗯,我知道,阿姨。”陈沫赶紧回答。
陆黛青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第二年全面抗战爆发,政府组建国立潭州临时大学,思成刚刚一周岁的父亲便随父母前往潭州任教,38年西迁春城,改名西南联大。
在这次迁往路途中,救下了我负伤的祖父陆兴华,
即便当时政治立场不同,两人也结下深厚的友谊,甚至可以说是生死之交。
后来。
抗战获胜,大夏成立,全国上下,百废待兴。
思成的祖父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在我祖父的劝说下与妻子继续回到京都任教。
第二年,我祖父也携祖母和我父亲调往京都任职。
至此。
两兄弟再次团聚。
也正是这个时候,我的父亲陆子玉与思成的父亲正式相识,并在同一所学校上学。
由于上一辈的关系,两个十多岁的孩子立刻成了最为要好的朋友。
十年光景转眼而过。
两人均是父承子业。
我父亲跟祖父一样,成为了一名军人。
而思成的父亲名校物理专业毕业后,进入国家科研机关,并很快结婚。
当时,国际背景极为复杂。
刚刚建国不久的大夏腹背受敌,为此,在西北成立了某项重大的科研项目。
由于相关人才紧缺,思成的父亲应征为第三批前往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
既然国家需要,必当义无反顾。
于是告别父母,以及刚刚怀有身孕的妻子前往大西北。”
说到这,陆黛青停了一下,望着陈沫问道。
“陈沫,我讲的这些你都明白吗。”
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陈沫对大夏近代史还是比较熟悉,于是点头说道。
“我知道,陆阿姨。”
“嗯。”
陆黛青应了一声,神情似乎变得越发凝重,继续说道。
“就当思成父亲进驻西北刚刚过了半年,便在一场重大的事故当中牺牲。
他的母亲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彻底崩溃,在生下思成没多久便也撒手人寰。
也就是说。
思成出生之后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孩子,甚至父亲都没看过一眼,母亲也没有任何印象。”
这段话讲完,陆黛青面露悲怅,神情黯然,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迟迟不肯落下。
陈沫当然理解她对自己丈夫悲惨身世的同情之苦,但终究也是无可奈何。
好一会儿。
情绪稍稍缓解的陆黛青继续说道。
“还好,当时思成的祖父祖母尚在,并没有真正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
老两口虽然也对儿子和儿媳双双离世痛苦不已,但终究也要把唯一的孙子抚养成人,并取名‘思成’,以此缅怀他的父母。
可终究,天不遂人愿。
没几年,全国便爆发了那场十年之久的大事件。
抗战时期有着特殊背景的祖父祖母也被扣上了不符事实的帽子,打倒并遣送回祖籍没多久便双双离世。
那个时候,我刚刚出生两年,思成也就才满六岁。
当时,我祖父也受到了牵连并在审查当中,父亲去北方戍边,两人并没及时了解情况。
等到祖父从里面出来之后听到消息,心中愧疚有加。
为此,毅然决定南下寻找当年有过救命之恩,并且后来成为生死之交好友的唯一孙子思成。
终究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几经转折,祖父在庐阳老家找到了他。
据说。
当时失去唯一依靠的思成已经瘦到皮包骨头,一个六岁的孩子便在街上整日乞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