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杜诗
彘儿快到碗里来:???玥玥和苏颂是一家人吗?
晚宁睡不着吖(管):不是哦,只是玥玥和他一个姓氏罢了!
扶菱(管):没错!她还天天说她八百年前和苏轼是一家人呢!你们谁敢信?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哈哈哈哈哈!那要是这么说谁家还没几个厉害的老祖宗了?
晚宁睡不着吖(管):谁说不是呢?最近的,@扶菱她就和汉武帝一个姓氏!
亲爱的你别走:不过说真的,这些一个姓氏的还真的有可能有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云中谁寄锦书来:这倒也是,就像是我前两天出门在地铁上遇到了一个我应该喊舅舅的人。问题是我妈都不认识他!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哈哈哈哈!离谱!
雾都不予:哈哈哈哈,就是说你们俩到底是怎么聊的?好奇!
云中谁寄锦书来:就是随便聊嘛!然后下车之前确认身份!
彘儿快到碗里来:哈哈哈哈哈!离谱!
.......
苏玥看着他们乐呵,也是开心,说:“好啦,来看看苏颂都干了什么吧!”
藏书丰富
苏颂于皇佑五年(1053年)被召试馆阁校勘,又调集贤校理。
他在馆阁任职长达九年,因整理藏书成就显着,不久授秘书监之职,统管国家三馆秘阁图籍之事。
苏颂家藏书多达数万卷,其中许多是连秘阁都没有藏本的,但他还从秘阁传抄书籍每日两千言,并亲加校雠。
苏颂致仕后,时任丹徒县尉的叶梦得闻名而来,借其藏本回家传抄。
南宋时吕祖谦亦曾亲见其藏书。
宋神宗曾仰慕其藏书之富,问道:“卿家一定有奇书,为什么父子都以博学知名?”
苏颂回答:“臣收书数万卷,从任小官时搜获的很艰辛,又都是亲自点校题写,使得家中阅读的风气不衰,如此所阅之文应当更加广泛。”
他曾撰《书帙铭》,告诫子孙要“唯苏氏世,宦学以儒。
何以遗后,其在此书。非学何立,非书何习。终以不倦,圣贤可及”。
其孙苏象先着有《谭训》,记苏颂藏书事迹甚详。
研究精神
苏颂在天文仪器、本草医药、机械图纸、星图绘制方面,都能站在时代的前列,这有诸多原因。
嘉佑初年领导编写医书时,他研读了从《内经》到《外台秘要》的历代医药着作,并亲自校订了《神农本草经》等多种典籍,使自己通晓了本草医药知识。
他领导研制水运仪象台期间,对两汉、南北朝、唐、宋各代的天文着作和仪器也作了研读与考察。
他还勤于向自己的下属学习,如向韩公廉请教历算,与局生亲量圭尺,和学生躬察漏仪。
由此,他从一个对天文仪器、机械设计、本草医药知之不多的外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专家。
博学多闻
宗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十九岁的苏颂参加省试。
试题是《斗为天之喉舌赋》,主考官是宰相盛度,盛度对苏颂的学识十分赞赏,并将其试卷列为上等之作。
可是,苏颂的闻字四声用错,被复核试卷的考官查出,苏颂故未被录取。
事后,盛度对苏颂的父亲苏绅说:“贤郎已高中,而点检试卷者谓以声闻(去声)为闻(平声),为不合格,竞因一字之差未能中第,真乃憾事。”
苏绅听后,唏嘘良久。可苏颂并未因此事而心灰意冷,他认为考官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对待学术就必须要严格要求,即使是一字之差也要认真对待。
苏颂从失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决心励志自强,以不断增长才干。
从那以后,他便奋起学习音韵之学,由于他的孜孜不倦,在古代训诂学中竟然开创了许多新的见解,以致苏颂成为了宋代最博学的人之一。
如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朝廷进行科举考试,有一个叫暨陶的人,因呼叫考生名字的考官对“暨”字的读音不准确,竟然没人答应。
神宗环顾左右,只见群臣面面相觑,都不知所以然。
无奈之下,神宗就询问当时也身为考官的苏颂,苏颂说“暨”字的读音错了,然后给出正确的读法,按苏颂的读音呼叫,暨陶果然出列。
神宗很是赞叹,苏颂就顺便讲解了暨姓古代有何名人,生在何地,有何历史渊源等等,满朝无不叹服。
孝悌知礼
苏颂为人至孝。
他侍奉祖母、母亲,都亲自为她们调食,到老不变。
苏颂供养姑姐妹及外族数十人,并及时给他们婚嫁。
妻儿有时衣食不继,但大家相处融洽,亲密无间。
此外,苏颂还以自身的事例教育子孙。
任颍州郡守时,“每以旦日,升堂拜其母,乡人风化焉。”宰相富弼因此称他为“古君子”。
公私分明
苏颂平生荐举了许多人才,但他从不收受“苞苴”(赠礼)。
据苏颂回忆,只有朝奉郎孟安序每年都会带一斤双井茶给他,他也愿意接受,并深感珍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