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一眼看穿了七郎的小心思,笑道:“师弟好好学,很多人想学还没这个机会呢,学会吐火罗文也不是非要做和尚的。”
七郎只能认命地继续学。
圆通说得也有一点道理啦~小伙伴们知道他学吐火罗文就很羡慕,也想一起学呢~
但圆通师兄不教其他人,只肯教他呢~
在这样的学习中,府学开课了……天字斋的同窗们看到七郎的光头,纷纷笑道:“早知你必然会出家,没想到这么快!”
慈惠禅师的弟子,益州第二神算,出家做和尚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所以赵全跟他们是没有竞争关系的~~
这些少年郎们嘻嘻哈哈的,还想来摸七郎的光头。
七郎握着新买的倚天剑,横剑在前,怒道:“士可杀不可辱!敢上前者杀无赦!”
杨纯比较厚道,忍着笑挡在七郎前面,轻咳两声:“不要欺负小孩子,再说,这可是未来的一代高僧呢!”
同窗们一震,是这个道理!要趁高僧还小和他打好关系啊!
于是,同窗们又纷纷跟七郎道歉。
一些对西域有了解的,还热心的说起了西域各国的情况。
三月初,慈惠禅师告诉七郎,准备启程了!
罗先生也回了天明村,倒是不用赵仁传信了,七郎亲自去跟先生辞行。
罗先生看了看七郎重新刨得干干净净的脑袋,叹道:“你今年已经十岁了,从高昌回来,就入读国子监,算来我们师徒相处的时日竟没多少了。”
七郎也不禁有些伤感。
父母在不远游,他现在却要拜别爹娘和先生。
“我这一次去,大大的挣一笔,去长安买一套大宅子。把我爹娘、哥哥们都接过去,先生和小乔师侄,也跟我一起去吧!”七郎说起了自己的计划。
罗先生微笑:“届时再说。”
好像也不必那么忌讳长安了。
七郎是他的入室弟子,师徒如父子,做先生的有义务把弟子带在身边教导。
按说应该他带七郎去游学……可偏偏有个老和尚抢着帮他教弟子。
看老和尚教得还不错,又舍得花钱,罗先生就不计较了。
罗先生也说了此行的注意事项,叮嘱七郎要跟紧慈惠禅师,不可独自行动。
七郎乖巧地应了。
罗先生又说道:“你是禅师的俗家弟子,又由他亲手剃头了,以后要称师父,不得无礼。”
七郎尴尬地笑了笑,他一直坚持不称“师父”,就是害怕喊了就回不了头了!
唉,总觉得自己像一只被温水煮了的青蛙。
临行前两天,七郎又一一向长辈、朋友道别。
小伙伴们看到七郎真的要出远门了,不再笑话他的光头,而是一齐哭了。
“阿全,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啊,我们的榨糖坊都没开起来呢!”刘植不舍地说。
“阿全哥,你要记得给我带礼物!”董昊也抹着眼泪说。
七郎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郑重地说:“希望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一起努力,一起成长。”
刘植和董昊都郑重地点头。
七郎又对罗乔和董月明说:“我也会给你们带礼物。”
看着小孩子们依依不舍地说话,长辈们欣慰又唏嘘,小孩子真挚的友谊可真令人羡慕。
七郎离开后,刘诚悄悄对董夫人说:“我看这孩子前途远大,若阿植是个女娃,都想许配给他。”
董夫人明白自家大哥的意思,她也很喜欢这个聪慧懂礼又运气极好的孩子。
但她还是有几分犹豫:“万一他真的出家了呢?过几年再说吧!”
横竖孩子们都还小,再等几年也可以。
刘诚点了点头。
赵七郎是个有运道的,结交的都是贵人,上升的路可比阿茂辛辛苦苦一步一步走要容易多了。
七郎不知道有人相中了他做小女婿,他把各种要带的东西一一清点好,重要的东西都放在空间里,准备了几个包袱掩人耳目,就要进城和禅师汇合。
赵老汉和周氏已经偷偷哭了几晚了,眼睛都还是红的,一家人浩浩荡荡的送七郎进城。
这一路相送,最后七郎骑着小白马跟着禅师等人远行了,赵家众人才抹着眼泪回家。
虽然早就知道七郎要西行,可真到了这一日,眼泪还是忍不住唰唰的掉。
儿行千里,又怎么可能不担忧呢?
老赵家的七个儿子,现在在家的就只有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和六郎了。
七郎骑在小白身上,一步一回头,终于再也看不到益州城了,也悄悄的抹了抹眼泪。
圆通也骑在一匹马上,笑道:“你不是兴致勃勃要去捡漏吗?怎么又哭鼻子呢?真是小孩子!”
“我才没有哭呢!”七郎哼道。
“你明明就有!”
“师兄第一次离开家人的时候,肯定比我哭得更伤心!”七郎肯定地说。
圆通不说话了。
实际上,他离开家人的时候,年纪还太小,许多事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师父在他耳边不停的念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