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卖画
七月底,托郭老师和清美李教授的福,王珊得以在鹏城一家画廊里办展。
这次办展的作品都是经两位大师挑选出来的近五十幅作品。
两位老师也很支持学生的画展,不仅亲自为到场为她站台不说,还邀请了不少界内好友和收藏界的朋友过来捧场。
就好比今天,郭东远亲自领着一位港市来的张先生过来了。
王珊赶紧迎了上去,“老师。”
“这位想必就是高足了?果然英雄出少年啊。”张先生笑着称赞。
“张先生过誉了,她小孩子家家的,哪担得起“英雄”之名?不过是借这个机会请大家指点指点。”郭东远十分谦虚,不过脸上却很自得。
王珊站在老师身后抿嘴笑着,这种场合她不需要答话,安静的听着就行了。
“请。”郭东远伸手示意张先生先走,然后再跟上。
张先生也不推辞,径直走向第一幅作品。
“中国画画现代人倒是少见。”张先生微微颔首。
“这是我这小徒弟08年去了一趟威州,看到威州重建时的场景有感而发,就画了一组。”郭东远轻声介绍。
就这几句话的功夫,张先生已经认真欣赏起眼前的画作。
画中是一群正在干活的工人,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热情与不远处是坍塌的废墟形成鲜明的对比。
更妙的是,在废墟底下,萌发了一株绿色的小苗儿,就是这简单的两笔绿色,却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
张先生一言不发看了许久。
他们做收藏的,别的还好说,但眼睛必须好。
眼前这幅画,笔法沉稳,立意不俗,在当代年轻人中实有潜力。
他预感,假以时日,国画界又当添一位大师,不怪乎郭东远这么个大师要出来为徒弟摇旗了。
郭东远就在一旁陪着,也不催促。
他当时看到这幅画时就觉得小徒弟可以出师了。
张先生回头看向王珊,“小王啊,这幅画我有意收藏,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王珊摇摇头,“不好意思,这幅画是《威州行》系列中的一幅,整组画我已经答应留给我的母校了。”
张先生虽然有些遗憾,但也不强求。
“张先生着什么急?这才是第一幅。”郭东远请他继续往后看。
《威州行》后面是《江南》系列风景画。
画如其名,画的就是江南的风景。
“这……”
张先生情不自禁地走到一幅画面前,忍不住伸手隔着玻璃细细抚摸。
郭东远很是纳闷,这一幅西湖一角为何让他如此失态?
许久之后,张先生才掏出手绢,拭了拭眼角,“见笑了。”
“这有什么?无非是触景生情罢了。”郭东远摆摆手。
“小王,我冒昧的问你一个问题。”张先生定定的看着王珊。
“您请说。”王珊有些忐忑,但面上没露出来。
“请问你是否曾送过一幅画给一个老太太?在西湖边上。”
王珊记起那年在西湖国宾馆的事,然后点点头,“那幅画还没画完。”
“那就是了。”张先生走到王珊面前,拿出手机,打开相册。
“我母亲特别喜欢你的画,当时就想找你要联系方式,但当时家里出了点事就错过了,她现在还时不时懊恼。你看,那幅画现在还挂在母亲房里。”
王珊看着手机里自己那幅没画完的画,不由得感叹:“能被您的母亲所喜欢是我的荣幸。”
“所以,能不能让我把这幅完整的《西湖》带回家?”张先生真诚的看着王珊,“我想我的我母亲一定会很惊喜。”
“承蒙厚爱。”王珊应下来。
张先生也很高兴,“以后如果你想到港市来办展,可以不用找画廊和策展人了。”
王珊没反应过来。
“快谢谢张先生!”郭东远推了推关门弟子。
“谢谢您,谢谢您!”王珊冲他鞠了一躬。
接下来,一行人继续看画。
看的时候,郭东远有时候会让王珊做讲解,她取的什么景,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世界上的每幅画,只有画它的人才最懂它。
经她讲解,一行人边看边点头,时不时带入她的视角,感觉又有不同。
到最后,张先生看中了不少画,经协商,只带走六幅。
六幅画,张先生给了一张五万元的支票。
王珊拿到支票后,满心欢喜,眼里的激动怎么也藏不住。
没办法,虽然王珊是因为热爱才喜欢上画画,但画家也得吃饭。
她要不是有家里撑着,哪里能得到大师教导?哪里能心无旁骛的画画?
“本来你是新人画家,大家多少会压一点价,但我看张先生喜欢你的画,再加上之间也算有点渊源,所以这次价格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把张先生送走后,郭东远对徒弟实话实说。
王珊点头,“如果没有老师,我的画也不一定卖得出去。”
“倒也不必妄自菲薄。行内的大家们对你还是很欣赏的,但切记勿骄勿躁,静下心继续画。”郭东远叮嘱道,“不要想着一时的名利,你以后的路长着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