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战马上城墙,鬼子也疯狂
相较于这些步兵队伍,守城战好歹是符合他们作战思路的。
鬼子的骑兵旅团怎么打?
他们的战场应该是野外,应该是广阔的平原。
让骑兵部队守城,缺了大德了。
面对一般的部队,这伙骑兵能够利用机动能力,施行穿插包围的战术。
可面对楚云飞,几乎每个部队手上都有装甲突击能力,亦有不俗的机械化能力。
冲击楚云飞的大后方?
怕不是等着被机枪洗脸。
美械师突出一个火力密集,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这些密集火力是骑兵部队的天地。
三挺重机枪摆列开,就足够鬼子骑兵喝一壶的。
面对源源不断的攻势,面对不断逼近的坦克,鬼子骑兵宁可站着死,也绝不后退。
一队骑兵爬上了豫州的城墙,发动骑兵攻势,从半空凌空一跃,狠狠的摔死在地上,以此来彰显他们的不屈。
然并卵,看着挺热血沸腾,摔在地上的一刹那,也代表着骑兵生命的终结。
“疯了,鬼子的骑兵疯了。”
接连有骑兵从城墙上一跃而下,战马遭了老罪,从高高的城墙上跳落下来,马腿瞬间骨折。
小鬼子面露疯狂的姿态,挥舞着马刀,怀念着冲锋陷阵。
冲锋枪顶上来,对着半空的鬼子扫射,子弹穿透对方的脑门,让满腔的热血顺着枪眼流淌。
这种疯狂的送死并未影响丝毫的进攻进度,越来越多的步兵涌入城内。
拿下豫州城只是时间问题,清扫日寇兵力也宛如屠杀。
不少工兵根本没有多少实战的经验,
面对精锐的新六军,纯粹是送死的小白鼠。
但鬼子没有多余的兵力了,工兵、运输兵配备了武器,强行顶上去,阻拦坦克逼近。
不少鬼子绑着炸药包,选择送死。
可还没冲过来,便被密集的火力扫射,伴随着轰隆的爆炸声,连衣服都炸成了粉碎。
街道一片狼藉,
枪声连续不断。
城内有胆子大的百姓,偷摸的出来偷袭鬼子,用铁锹、镐头,对着鬼子的后脑勺招呼。
缴获他们的步枪,手榴弹,可惜却没几个人会用。
新六军主力涌入城内,突击部队全部配备了冲锋枪,以密集的火力压向鬼子,逼迫其不断撤退。
豫州城守不住了,鬼子的残余兵力不得不向外撤退。
仅仅一天,便退出了豫州城,伤亡超过万人。
27师团主力全灭,仅存的工兵、辎重兵,出现了大量的缴械投降。
他们本就不是主战士兵,哪里会奋战到死。
见时机不对,果断的选择了投降。
“给钧座发电,我军已拿下豫州城,城内守军向北撤退。计划安排一个师的兵力向北攻占桥头堡,阻断日寇的退路。”
“建议28师,预备役1-2师向西逼近,援助66军作战。”
“可调配炮兵团向西部署炮兵阵地,掩护阻击作战。”
“迅速打扫战场,清扫日寇残余,封锁豫州城。”
新六军接管城防,收拾城内的狼藉。
把躲起来的鬼子找出来,一一枪毙,把投靠鬼子的伪军、汉奸找出来,全部枪毙。
城内的百姓热情高涨,听说是楚云飞的部队来了,那可是夹道欢迎。
百姓自发的组织青壮,帮忙打扫战场,抬运安顿伤兵。
军民鱼水情,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若我国人之军队,都能军纪严明,与百姓秋毫不犯,大家众志成城,共抗敌寇。任何人都休想凌驾于我华夏民族之上。
豫州城的战事结束,
鬼子兵力后撤,准备从桥头堡撤离。
这时候冈村宁次的命令也不管用了,保命第一,撤退第一。
汜水方向,66军连续阻击日寇,截断了向东的路线。
37师团猛攻数次,却被密集的火力打了回去,遗尸数百人,损失不小。
按照鬼子的作战方针,有三种东西不能留在战场上。
重火力武器不能丢;
战士的尸体不能丢;
辎重物资不能丢。
一旦出现遗尸战场的情况,意味着日寇败退,又或者无力顾及打扫战场。
伴随着豫州城战事结束,意味着鬼子休想再通过汜水。
仅安澜的66军就足够阻拦日寇3-5个师团,在这处狭窄的地形里部署火炮阵地,就算鬼子的天皇来了,也得跪着才能过去。
冈村宁次与十二军司令内山英太郎不得不下达备用撤退方案,从邙山北渡口撤退。
从邙山北渡口撤退,意味着第三战车师团要遗失部分的战车了,来不及拖走,来不及撤退的坦克,只能丢弃在这片土地之上。
此时的决策很果断,知道豫州城一丢,桥头堡的退路必然危机重重。
66军像一堵墙拦截在汜水地区,想要通过汜水,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对日寇而言,极好的消息是洛城方向没有追兵,陈辞修只拿到了杂牌军,难以组织像样的攻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