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那天,马小屏的浑家来了,是一个二十出头年轻女人。长得还算周正,和马小屏是去年成的亲。还没有孩子。
“有人在家吗,赵大哥,赵家嫂子,你们在家吗。”
听见门口有人叫门,赵永棠两口子赶紧出来迎接。
“是赵大哥和嫂子吧。”门前一个年轻的女人,皮肤挺白净的,鼻子上还有几颗雀斑。“我叫黄宜兰,是马小屏的家里的。”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赵永棠两口子一看是马小屏的老婆来了,不用问,肯定是招工的事情。顿时喜上眉梢。连忙往屋里让她。
“不进屋了,嫂子,今天上午毛纺厂面试。你换身衣服,带上户贴和我一块去吧。倒是不算远,出了西直门也就是三里地的路。”黄宜兰说道。
“妹子,我是赵永棠家里的,我叫李萍,大冷天的进屋喝口热水吧。”
“不了不了,咱们早点去,消息是昨天晚上才来的,京营八万多人呢,那就是八万户人家,人肯定少不了。咱们得早点去。”
这么一说,李萍马上着急起来,赶紧回去换衣服。
进屋找了半天,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也没有。顿时有些着急,眼圈一红,忍不住掉下泪来。
年前虽然赵永棠发福利,发了一匹布。可是,还没舍得做身新衣裳呢。这也来不及了。
赵永棠进屋安慰道:“定远伯看人,就看能力,从来不在乎你的穿着打扮。只要干净就好。到了面试的地方,大方点,别紧张。有啥说啥就行。”
李萍点了点头,找了一身相对补丁少的,干净衣服出门跟着黄宜兰走了。
老太太也跟着到门口,看着儿媳妇的背影,心里也在祈祷祖宗保佑,希望这事能成。
要是媳妇也找到了事情做,家里就不担心今后的生活了。
李萍很少出门,性格也内向,跟着黄宜兰也不敢说话。她很少单独出门。
到了西直门跟着早上宫里拉水的车队出了瓮城。这时候太阳升起来了。天地间雾气开始逐渐散开。西直门外都是庄稼地,这里有条高梁河。
这条河不大,发源于今天帝都的紫竹院公园内,但是因为一个人而出名。这个人就是着名的高梁河车神----赵老二光义陛下。
宋太宗赵光义为何号称“高梁河车神”和“驴车漂移王”。
因为他逃跑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在大腿中箭的情况下,他驾着驴车竟然把辽国的骑兵甩得远远的,瘸子驾瘸驴,一夜跑了200里。这还是保守数字。
创造了古今中外军事史上的神话。辽国精锐骑兵竟然没追上
“要问赵二何其速?恰如吕布骑赤兔!”
当然她俩是不知道,赵二陛下的光辉事迹的。
走到高梁河边上,看到这里已经来了几百人了。毕竟知道消息的人也有很多。
“来应聘毛纺厂的都在这边排队,先登记家庭情况,然后面试。不排队的不能面试。”一个穿着浅蓝色工装夹克衫的人拿着一个铁皮喇叭大声喊着。
“宜兰,你看那个人穿的衣服好奇怪啊。”李萍忍不住说道。
“嫂子,你不知道,定远伯工厂里的人。都穿这个,叫什么工装。都是对襟的衣服。”黄宜兰说道。
“宜兰,你说这毛纺厂里都有什么工作啊,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做。”
“嫂子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在娘家纺线过,织布机也不会用的。不过咱们来都来了,好歹要争取一下吧。”
她俩算是来的早的。半个时辰后,就排到她俩了。
来到一个屋子里,她俩有些害怕,也很局促。低着头用手捏着衣角。
本来黄宜兰一路上还算是镇定,真到了这里,反倒也害怕了起来。
这个年代的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真的没有太多见识的。
一个温和的声音说道:“不要紧张,先坐下,先坐下。”
听到对面的人说话的声音好奇怪,二女抬头去看,发现对面坐着的是一个小公公。
“我叫双喜,是这次招聘的负责人之一。这位叫林乡东,是毛纺厂的厂长。”这位小公公介绍道。
“见过公公,见过林厂长。”二女赶紧上前行礼。
看到两人礼数周到,说话谈吐也比较大方。而且一看就是良家妇女,双喜也点了点头。
“你们都做过什么工作,自己介绍一下。”
李萍胆怯的看看黄宜兰,不敢说话。
黄宜兰脸色涨红,鼓起勇气说道:“我爹是个秀才,在宗族里开了馆儿,教些孩子读书。家里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我嫁给了京营的军户马家,我男人叫马小屏是个伍长。”
双喜听说她的父亲是个私塾的先生,有些惊喜的问道:“这位大姐,你可识字吗。是否能读会写。”
黄宜兰有些紧张的咽了口唾沫,说道:“小时候和哥哥读过书,能自己看书,也会写字。但是嫁了人后,就在家里持家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