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1131章 出港应战

亮剑之军工系统 远征士兵 2115 2024-11-21 11:58

  梅津美治郎以为自己提前反攻时间后猪口敏平会有反对的声音,或者至少抱怨几句。

   但让梅津美治郎感到意外的是,猪口敏平什么也没说,只是简单的回了一句:“服从指挥!”

   梅津美治郎不由感叹:“看来,联合舰队是真心希望与陆军协同呢!”

   梅津美治郎没想到的是,猪口敏平之所以会这么爽快的同意这个方案,不是因为他真心想与陆军协同也不是所谓“服从指挥”,而恰恰是猪口敏平完全不关心陆军的胜负。

   如果关心陆军的胜负,海军与陆军的协同就会出现之前种种困难。

   但猪口敏平的目的只是想把八路军的海防团引出来消灭掉,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否打夜战没有多大的关系,只要八路军海防团出战就可以。

   甚至猪口敏平还微笑着说了句:“到时如果梅津美治郎怪舰队作战不力,我们就可以说是因为在黑夜中无法协同了!”

   这相当于梅津美治郎给猪口敏平找了个完美的借口。

   王学新的目光其实也是盯着鬼子的海军。

   此战的关键就是鬼子海军,它是鬼子突破八路军防线的利器,没有任何防线可以同时抵挡敌人地面部队和海上舰队的夹攻。

   比如八路军的炮侦雷达。

   即便八路军的炮侦雷达能侦测到鬼子海军的舰炮又能如何?

   八路军的火炮打不着鬼子舰炮,即便打着了也很难对鬼子军舰造成多大的损伤,而鬼子舰炮却可以瞬间将八路军炮兵阵地夷为平地。

   又比如八路军的坦克。

   没有任何坦克能在海岸线上也无法与军舰对抗,它们会第一时间就被军舰轰成零件状态。

   另外半履带汽车、火箭筒、火箭炮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它们在鬼子军舰面前都不值一提。

   也就是说,鬼子海军一旦投入战斗,八路军之前的装备优势就荡然无存,反而优势会转到鬼子手中。

   于是,海岸线在军舰舰炮数十公里的射程范围内都守不住,而且还会节节败退。

   其最终结果就是海岸线会迅速落入鬼子手中并对八路军形成包围之势。

   反之,如果八路军海防团打败了鬼子舰队,之前的优势不仅能保持,鬼子在海岸线方向的进攻还会瞬间崩溃……鬼子连反坦克装备都没有多少,更别说陆基反舰装备了。

   因此,当前方战报像雪片一样飞到王学新桌面上时,王学新基本只是过下目却什么也没做。

   这其中不乏有前线告急请求增援的电报。

   这些电报主要是两个方向发来的,一是葫芦岛二是丹东、东港一线。

   原因是这两处位于鬼子海陆两面夹攻的状态,如果任凭战争这么持续下去这仗没法打。

   在这一点上王学新是有很清楚的认识。

   有些人相信战争靠的是人,片面强调装备是没有意义的,是唯武器论等等叭啦叭啦的一大堆。

   这可以说是不懂战争的人说的胡话。

   战争从来都是装备和人的结合,再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说人更重要或是装备更重要显然都不正确。

   如果说装备不重要,现代只需要按下发射核弹的按钮就可以将成千上万训练有素的军队毁于一旦又该如何解释?

   所以,王学新不认为在这些区域打了败仗的部队是一种耻辱,是作战不勇敢,打输了或撤退就要处分等等。

   这想法就往“精神原子弹”方向走了。

   王学新认为他们的败退情有可原,甚至能在鬼子如此猛烈的进攻下坚持一个多小时已经很不容易了。

   然后天色渐渐黑了下来,鬼子进攻的势头才渐渐被挡住。

   看着时间走向六点,王学新就对张宗平扬了下头,说道:“海防团出港!”

   “是!”张宗平转头向通讯兵叫道:“海防团出港!”

   停泊在造船厂内早就做好准备的几艘军舰当即收锚并向外海驶去。

   之所以选择在这时出港是有讲究的。

   此时的八路军由于扩充速度太快,因此军中藏了许多鬼子的奸细。

   这是不可避免的,八路军进入东北时才十万余人,打到现在已经三十余万了,按这势头用不了多久就要到四十万了。

   造船厂就更是,全部清一色的沿用鬼子控制时期的技工和技术员。

   而现在又是战争时期不太方便肃清内部的奸细。

   查奸细这事要慎重,因为一旦出了错或规模扩大就会影响士气导致人人自危。

   在这情况下,海防团的一举一动都在鬼子的监视下,海防团这边出港那边鬼子马上就知道了。

   不过王学新就是希望鬼子知道……

   此时的猪口敏平正在东港一线指挥第一舰队与陆军协同。

   虽然鬼子海军与陆军不和,但打起仗来却依旧一点也不敢懈怠,毕竟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打赢这场仗对谁都好。

   在这一小时里,猪口敏平指挥舰队协同陆军迅速在八路军防线上打开缺口并推进了两里。

   一小时就推进两里,如果是白天打十几小时的话,那能推进十几公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