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沟通入刑法
果然娄书记亲自让杨秘书这么一催后,各家银行相关的账户资金报告消息,在短短十分钟内就已经传真到了局里。
看样子银行的工作效率还跟级别有关啊!
市里总共有四家银行与杨卫华有染,并且这些账户并不是他本人的,而是杨卫华的亲戚账户。
杨卫华本身并不是宁州市人,而是山阴市人。
账户内目前共有资金两百九十八万七千元,涉及资金往来共151笔。
其中4笔共计四万元是取出的,58笔小额资金汇出。
剩余89笔全是资金汇入,并且是各个账户汇入。
汇入最小的一笔八百元,最大的一笔八十万元。
没想到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竟然已经发展到了这个程度。
真是让沈旭东以及娄书记有后脊一凉,这每笔钱背后可都是起码一个家庭的受害者。
要不是这两人出了昨晚这档子事,怕是短时间内还真没人能注意到这种情况。
在这个时代,这种非法集资的事尤其是庞氏骗局十分好操作,只要能取得信任。
毕竟沟通交流成本高,还有信息的获取的难度很大。
只要有一个人被骗,开始投资,那么慢慢地资金就会从一个人,转向他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
相当于一个大的亲族全部蔓延开来加入投资,获取利息或者得到回报。
并且只要这个雪球滚的够快,前期的回报是真的可以获得的。
“双河同志,所有账户中涉及资金来往,尤其是有汇入记录的同志,全部提前做好沟通联系。”
“先以确认情况为主,不要说出实情,等完全调查清楚后再一一说明情况。”
“局里的工作重心全部先转向这件非法集资的事情上来。”
沈旭东安排交代完接下来的工作后,又将非法集资的情况跟梁双河同志讲述了一遍。
事实上这年头非法集资的事早就有了,这几年开始频繁起来,甚至不少都还没暴雷而已。
并且由于地区之间联系并没有后世那么紧密,所以像这种比较负面的消息传的很慢。
有时候就算是传过来了,也不一定会引起重视。
他们宁州市的这一起事件算是运气好,整个集资才刚刚开始,资金量不大且清晰,并且钱90%都还在账面上。
在有了具体的调查方向后,以及在整个市委高度关注下,这事件后边调查进度十分迅速。
短短一个星期,梁双河同志就已经将大部分的情况都调查清楚。
杨卫华的嘴也很快被撬开,甚至他早年间还在粤省犯有其他事情。
在宁州市高新分局跟粤省鹏城的公安搭上线后,才知道当年他犯的事。
这位叫杨卫华的美籍华人,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其实最早就是依靠诈骗起家。
在80年代末期开始在鹏城化名王华诈骗,开始还只是忽悠。
后边不知从哪里听说的这种“庞氏骗局”,在当年最后也是用的这一套。
共骗了127万元直接卷款逃到了米国,并且成功入籍。
只不过这钱按照杨卫华的说法,光赌就去了一半,剩下的钱投资赔了不少,还有生活消费也花销不小。
最后觉得钱不够花了,就想着回华国重新骗一轮钱。
杨卫华再来华国也知道如今华国政府的政策偏向,知道国内重视来华投资的外资。
为此他还专门找了位白人,并且搞了个皮包公司。
事实上这位意国的皮诺与他算是同行,只不过这位意国的皮诺只是小偷小摸。
后边在意国混不下去了才到米国开始行骗。
而杨卫华不同,他格局大的多,早已不拘泥这种低级的小偷小骗。
所以皮诺这次跟着杨卫华就是准备来华搞笔大的,事事都以杨卫华为主。
毕竟实际这种“庞氏骗局”皮诺也不会。
杨卫华这次目标选择到了宁州市,他来之前也调查过,知道米国很多产品都是宁州市出口的。
并且去宁州市贸易的米国商人很多,经济发达,这才有他行骗的基础。
甚至还利用目前国内有些政府班子好大喜功的心理,还妄图建大楼骗当地银行的资金。
只不过直接被当时的娄书记给扼杀,随后就专心搞起老本行来。
果然干老本行他感觉非常得心应手,只是说来华投资这一套。
说法是先找他们投资的钱建大楼,随后米国总公司发产品,每个月必会盈利,给他们利息与分红。
可以说整套骗钱的逻辑是漏洞百出,然而这年头大部分民营公司起步也就这个水准。
并且还有皮诺这个外国友人在,可信度一下子上去了,也难怪还有笔八十万的资金。
估计还真的忽悠到了位生意人。
而且整个诈骗实际就他们俩人,剩下的都是他们发展的下线帮他们不停的募集资金进来。
最终两人的案子不仅市委高度重视,连省委苏书记都专门下来过指示,从重从严处罚。
最后由检察院迅速提起公诉,法院迅速审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