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机械厂的主动
美佳棉纺厂的快速发展肯定瞒不过沈旭东,厂里每月的经营情况,都会由段副县长整理后转交给吴县长与他过目。
并且这份美佳棉纺厂经营的具体报告保持关注的不止是他,包括市委领导尤其是高新区的娄书记,以及省里几位领导,孙副省长等等都十分关注。
国营企业的经营困难从今年初开始进一步升级,不少企业今年是更加难熬了起来。
好在浙省的几个市尤其是宁州市的高新区底子够厚还扛得住。
与之相对的是公务员下海的情况越来越多,沈旭东所在的天门县就更别提了,来办停薪留职于直接走了的不少。
离开的处于真正领导岗位的干部不多,还是以普通干事到副科级干部这个层次的居多。
再往上的级别下海经商的就不多了,反正他所在的天门县是没有。
但这也足够让沈旭东引起重视,赶紧写了报告到市里,想着涨一涨如今公务员的工资。
只不过涉及公务员工资的事情实在复杂,就算是中央在85年又放开过一次,但目前整体的工资水平依旧偏低。
根据前段时间中央在12个大分类行业中,按国有经济单位统计口径的统计计算。
从1985年到1990年,党政机关和社会群体职工平均工资仅高于批发零售餐饮业和农业,居倒数第三。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或者说是要生活的。
外人眼中体面的机关工作,其实在收入和生活上,还比不上从事其他各种商业活动的哪怕是个体户人群,处于底层的政府干事离开的不少。
甚至不少人下海就是因为听到了谁谁谁干了什么,突然暴富。
并且觉得这种事明明他们也可以干,并且能比这批暴富的人干的还出色,才骤然离开。
再加上此时国家也大力推动改革开放,鼓励人们合理创造财富,下海经商的选择无疑更加让大家心动。
经历过后世的沈旭东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并且办离职或者停薪留职的都得经过他的审批。
为了县里的正常运转,还得他劝说挽留人家,并且帮着去市里要求涨工资。
一想到后世,那几百人考一个公务员的岗位,甚至别说公务员了,哪怕只是普通的事业单位编制都需要激烈的竞争。
沈旭东想到这儿就有些无奈,时代不同真的面临的问题截然不同,甚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并且后世国家还是纷纷采取降薪政策,用来缓解考公考编的热度,只不过用处不大,参加考试的人群依旧趋之若鹜。
其实原因也简单,还不是公务员或者编制内人群哪怕降薪后的收入,依旧非常有竞争力。
并且让社会上的其他行业从业者感到羡慕,羡慕他们的稳定与收入。
章书记倒是已经有过回复,市里会尽量从其他名义的补贴与津贴上,提升市里公务员的整体收入。
沈旭东内心其实有过怀疑,该不会后世的哪些高福利以及各种名义的补贴,就是从他目前的提议中演变过来的吧?
而暂时面临国营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省里不少干部都不免想些更好的解决办法。
一思考起这些问题,就发现最早提出这些问题,以及正在尝试解决办法的不就是天门县的沈旭东同志么,还有他正在天门县搞的股份制改革试点。
这次棉纺厂的成功,让沈旭东都有些意想不到,他原本以为靠着他给介绍的业务以及之后宁贸会的机会,保持盈利是没问题。
但收入肯定不会太高,想达到现在这个程度几乎不太可能。
哪能想到如今一月40多万的纯利润,依照这个发展速度,怕是稳定下来后,一年的纯利润能到达500万以上。
要知道只是个净资产才五百来万,传统的棉纺织业啊。
并且随着90年代经济的快步跃升与通货膨胀,只要棉纺厂保持住目前的优势,怕是90年代末的营收能达到近亿。
当然不仅沈旭东等政府领导关注着棉纺厂的改革变化,作为天门县的其他国营厂,或者说早就听到过县里改革消息的机械厂更加关注棉纺厂的变化。
他们去年账面上营收还能平过,并且顺利的没有拖欠工人工资。
但是今年开始生意是愈发难做,尤其从三月份开始,自己厂里生产的农具以及部分机械越来越没人买。
只能靠转卖市里以及省里的其他产品挣钱,厂里的传统农机卖的越来越差,生产线上的工作都非常轻松。
见到隔壁棉纺厂那忙碌的运转,以及不停的加班加点,让机械厂的姜祖荣姜厂长急得够呛。
最终还是忍不住找了县里的吴县长,毕竟之前几次来厂里调研还是吴县长来的,想着问问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机械厂的改革。
吴县长自己也很急啊,他从担任县长后就觉得自己的主要工作重心要放到股份制改革身上。
谁知道沈书记在棉纺厂的迅速改革后,一下子稳了下来,也没了其他声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