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三线齐动,下一代基因强化技术
“...总之,就是这样喵。”
“由于戴森云需要持续不断的太阳帆供应,所以我们不得不花了一些额外的生产资料,来扩充了十五条太阳帆生产线,”
明石模仿着苏文的样子,耸了耸肩。
谢天谢地,中央星系的主星,并不是一颗巨星。
它是一颗很普通很普通的GV型主序星,也就是所谓的黄矮星。
类似于太阳一样。
质量、亮度、光度,都差不太多。
虽然比太阳系里的太阳大上一些,但大的也有限。
不过尽管如此,想要搭建戴森云,太阳帆的生产线也得扩充更多。
至于具体多少...
“没有上限,这种事情,自然是没法触及上限的。”
“只能说一到有了剩余材料供应、且产能充足的时候,就可以适当扩充十几条、或是几十条。”
明石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
她也挺渴望帝国拥有一颗完整的戴森球,
毕竟巨构...或者说奇观,谁不爱呢?
可哪怕是戴森球的‘不完整版本’戴森云,都没法实现百分百覆盖。
这种纯靠堆料走量的大工程,实在超出帝国如今的资源供应上限了。
而且...
这还并不是结束。
戴森云是戴森球的雏形,或者说它是戴森球还没安置固态框架、形成永固结构前的样子。
它需要配合采用超拉伸与超耐高温材料制造的框架,才能实现永续使用。
框架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强度支持、勾勒出主结构。
并且使用磁轨牵引附近的太阳帆。
太阳帆吸附到框架上展开,并将之填满,这就形成了一面不完整的戴森球覆盖区。
一面又一面,慢慢地将整颗恒星周围能够吸收光照的区域给填满...
这就是最早期、也最原始的戴森球施工方法。
可能具体的流程上,会有一些区别。
比如说可以是在行星地表或空间站里修筑轨道发射器、用它来弹射太阳帆;
也可以是简单粗暴一些,直接用大型运输舰装满太阳帆,开到恒星轨道上直接往外撒。
但流程不同,思路都一样。
都是用不计其数的太阳帆,来把恒星外头完全填满。
...当然,不一定要完全填满。
也需要留下一些缝隙,以供维持中央星系内的照明。
总之,大体思路就是这样。
这样的施工方案,好处在于进度可控,
从往恒星发射太阳帆开始,就已经能收到后者产出的电力。
有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可以抵消相当一部分的成本,收回不少材料投入的价值。
自然是目前最适合苏文的。
并且它和斐族文明、肃正文明那种‘搭建完整框架→覆盖四分之一面→覆盖二分之一面→完整覆盖’的标准施工方案,也并不冲突。
戴森云既然可以填充到框架上充当覆盖面,那就不影响后续改换施工方案。
想按超级文明大佬们的玩法来玩,也可以尽管更换。
是以。
苏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明石的计划,确实无可挑剔。
可以说在他能提供的资源产量和工业产能之内,做到了极限。
“好吧,就按这个计划来办。”
“还有什么需要我拿主意的吗?”
苏文搓了搓猫猫头,下意识多问了一句。
“没有了喵。”
“非要说的话,也都是些小事喵...”
“比如说?”
“比如说,关于地核钻井的事:
由于太阳帆生产线需要大量超拉伸材料,因此它们的上游原材料需求,挤占了地核钻井的产能。
地核钻井现在被我改为优先开采有机晶体,以此来供应太阳帆需要的碳纳米超拉伸材料...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母星上的金属矿物产量会下降一些。”
苏文闻言,面色不变。
这确实是小事。
如果说是以前,地核钻井的优先级变动,说不定还算大事。
可如今...
最多十小时后,小行星带采矿站就能投入使用了。
最迟明天结束之前,第一批钛、铁、钼、铬、银之类矿物,就会装船运到母星。
这种情况下,地核钻井调去开采有机晶体,就无关紧要了。
反正致远星上的金属矿物储量,本身也比不上它的有机晶体储量。
“其他方面呢,还有吗?
嗯...关于零重力速子捕集筛网的建设进度,情况如何?”
苏文想了想,终于回想起这件事来。
“一切顺利,基址已经开工,位置就在致远星星港的零号接口,通过一条一公里长的外延舱段进行连接。”
明石摇了摇尾巴,一副非常开心的样子。
相比‘反粒子囚笼’,‘零重力速子捕集筛网’的工程量,远要小得多。
虽然都是以捕集某些特殊粒子为目的,才设计出来的巨型构造。
可前者,是一只脚踏在行星巨构与星系巨构分界线上的巨无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