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迎刃而解,‘路径依赖’
不久后。
‘完美星球塑造装置’内层,核心区。
有一道相当坚固的防护安全门,封锁了前往内层的道路。
它的周围,还有大量从外表上看不出来、但经那些亲历者们的指点,可以清晰分辨出来的,
隐藏在舱壁装甲板下方的‘防御无人机巢’。
这两样东西...
以尊者文明的水平来说,无疑是稀松平常。
顶多算是最基础的防御系统而已。
并不代表着他们有什么刻意重兵把守的想法。
然而...
在上一次抵达这里的时候,还是让当初的华国特别行动队铩羽而归。
不过这一次,自然就不一样了。
算上后续投入的、正在负责肃清潜在威胁并控制其他区域舱段的部队。
帝国如今在这座‘源自尊者文明的远古遗迹’里投入的兵力,已经非常多了。
至少三百架各种型号的攻击型陆战自律机甲。
各式随伴无人机及自律智械无算。
在帝国的编制里,这是一个混成陆战集群。
如果类比人类文明的话...差不多相当于一个重型合成旅,或者师级战斗群。
这是单纯按战斗单位的数量来算。
实际上三百辆装甲单位,到哪里都已经是装甲师的级别了。
更不用说双方之间的实际战斗力差距有多大。
调动这么多兵力,已经充分证明了苏文对此行的重视。
要求华国来掺一脚,完全是图他们的那几十位‘识途老马’。
说白了就是让他们充当向导。
实际上后者也的确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以至于让这一路非常顺畅。
都算不上有惊无险,完全是无惊无险。
郊游一样。
但背地里,苏文还是抱有很高警惕的:
华国的行动队也好,陆战队的一个战术集群也罢,全都是添头。
真正意义上的主力,是就在边上的恒星基地锚地里停泊着的第二特遣混成舰队。
——实际上就是之前的第一快速反应舰队。
后者在新一批量产主力舰下水之后,被取消编制进行了重组。
如今是一支非常庞大的战术集群。
包含十艘‘攻势’级战列舰、十艘‘军团’级舰队航母,总共二十艘主力舰。
精英领舰没有。
主要是真赶不上。
不过已经预定好了一艘‘声望’级精英战列舰,来充当这个战术集群的旗舰。
这些耗资巨费、让苏文就算一直都在拼命爆产能拉生产力、也一直都如同无底洞一般源源不断吞噬着人力物力的星空巨无霸们,都已经在最后的内装与调试阶段。
不同于常规生命体的造舰方式,机械智慧文明建造的无人舰船,通常不需要太长的海试时间。
也就这几天的功夫了。
而在它入役之后,第二特遣混成舰队的主力舰数量将会提升到二十一艘。
...看起来还是很寒酸的。
但好在是走精兵路线。
按苏文会同贤内助们指定下来的海军发展路线,本身也不需要靠堆主力舰的数量来取得战术战略优势——那是量产舰和轻型舰需要负责扮演的角色。
T5T6级别的精锐主力舰,当然是贵精不贵多么。
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第二舰队的主体构成部分,几乎完全由量产舰、尤其是非主力级别的轻型量产舰构成。
‘晨星’、‘极光’、‘战锤’三个级别的万吨级轻型量产舰,配属到该舰队内的总数量,已经突破了五十。
——未来伴随着执行任务,肯定还会有一定的调整,但怎么说也都会维持在这个数量上。
它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中流砥柱。
实际上无尽星海里普遍如此。
如果不是‘需要长期、远程地在遥远的海外地区驻扎’,又或者是‘文明之间一决生死’的、那种完全有你没我的灭国之战。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文明也不会调动大型、甚至主力级别的舰队。
——一口气往外派上百艘主力舰,怎么地,是日子不过了?
军事行为都是和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
在不谈政治账的情况下,每次打仗都要算经济账的。
好比当初的六国远征军,那也是因为要在几十上百光年以外的、完全属于蛮荒之地的边缘星区深处投放力量,才会派出那么多主力舰。
后者吨位大,抗造,一定情况下还能充当移动基地。
是远程投射军事影响力的第一优先解。
就这,都还有一定武装巡游的性质。
因此都不敢排最新锐的现役主力舰,而是从各自的‘战舰坟场’里拉了一堆封存好几个世纪的老古董来凑份子。
...说到底当时的大伙,心里都很清楚自己干的是殖民者的勾当。
镇压土着要那么多精锐干什么,不嫌成本捞不回来么。
只可惜他们没想到太阳系内还有苏文这种奇葩。
如果准备更充分一点的话...
...好吧,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就是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