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有一种从天而降的蘑菇
蘑菇...是个好东西啊!
长在地上的蘑菇,吃了没逝。
顶多一人躺板板,全村等开席。
从天上掉下来的蘑菇,那就问题大了。
大半个广岛的人,都得一块躺板板。
核弹的制造,难就难在原材料。
当然,这里说的原材料并非一般的铀。
铀有贫铀与浓缩铀之分。
贫铀就是铀238,不适合参与裂变反应的铀同位素。
贫铀在坦克装甲、和穿甲弹等方面,有着大量的应用。
可见这东西其实并不算稀缺。
真正稀缺的是铀235。
它在天然铀矿中的占比率,不到百分之零点七。
如何从占比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铀-238之中,提取出可用同位素铀-235,这才是核武器制造的关键难点。
两种铀同位素几乎一模一样,彼此之间的差距,只有那不到百分之一的原子质量区别。
制取浓缩铀的核心难题,就是如何利用这微不足道的质量差距,将它们二者分离开来。
当初曼哈顿计划,米帝可是花了足足二十五亿刀的资金。
光是采用电磁分离法的项目组,为了修建磁场线圈,就用掉了从美国财政部库房里提取的一万四千多吨白银。
而这只是四种提取法的其中一个。
四个方法同时上马,加上配套的人力物力,才喷掉了足足二十五亿刀。
要知道那可是四十年代、依旧处于金本位时代的二十五亿刀。
按现在美联储的放水率来计算,说等同于现在的两万五千亿刀都不夸张。
苏文想想都有些麻爪。
这种活计,玩的就是一个国力。
要么跟老美一样,舍得拿成千上万的真金白银往里砸,造数万台离心机;
要么跟老中一样,能发动数百万的人力,靠锤敲磨碾、‘手打铀黄饼’来完成初步提纯;
否则想都不用想。
不过...
还有一个前提,是技术没有发生迭代。
有跨时代的技术,这都不是问题。
大灾变前的核燃料提取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远没有冷战时期那么夸张。
但在纳米锻炉面前,那就又不够看了。
“以我们现有的技术和设备,”
“制造一枚十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大致需要多少浓缩铀?”
苏文问道。
【至少五千克。】
系统的电子音平缓说道。
“五千克...”
提炼一公斤武器级浓缩铀,大致需要两百吨铀矿石。
苏文有点牙酸。
他可没有铀矿石。
华国的铀矿可是远在大西北,要么就得去小太阳家里找,都是他遥不可及的存在。
只能靠滤海水。
的确,靠海水过滤,可以获取铀。
海水不仅含铀,还含氚、氘呢。
问题是就那稀得要命的富集度,想提取它们,都是耗时久、规模大的超级工程。
别的不说,光是处理水的提取工厂,日吞吐量若是少于百万立方,每天收获的铀,估计都装不满一个水杯。
“这是长期工程啊!”
苏文一脸纠结。
不仅长期,投入还大得很呢。
要不然也不至于,大灾变前就那几个国家拥有核武器。
他要是在海边部署一座潮汐筛网,半年时间能攒出满足一颗核弹的浓缩铀来,就算不错了。
当年小太阳哪怕有铀矿,都还憋了几十年呢。
如果提取氚氘的话,其实也一样。
制取重水,要频繁进行电解,大规模电解水,同样需要大量耗电。
【这也是本机建议宿主直接一步到位选择氦三聚变的原因,相比海水制取铀氚氘,提炼月壤制取氦三的难度远要低得多,工作量也没有那么大。】
【无论是用于发电,还是武器用途,氦三聚变都比传统重核裂变更有优势。】
系统说道。
“我知道了...不过,还是要把这个项目搞起来的。短时间没成效也无所谓,我可以等。”
苏文有些遗憾地点了点头。
短时间拿不出完整投资,也舍不得放弃,那就只好等了。
使用潮汐筛网获取核燃料,是个得靠时间来攒的长期项目。
但海底采矿,这倒是值得他立刻开始着手准备的事情。
由于他没有点出‘海底理想城’的科技,T3的‘地核钻井’无法在海底部署。
因此现阶段,苏文将采用T2的‘自动潜航掘进机’与‘管道回收系统’,协作完成海底采矿作业。
这都是解锁T3先进矿业复合体之前的前置科技,技术难度更低,材料要求更低。
但相对来说,采集速度也比不上‘地核钻井’那样的巨型建筑。
至于具体的部署地点...
“‘乱石海岸’就很不错,不过还得等到了秘境里仔细考察,才能决定具体驻扎在什么地方最好。”
苏文看着所有一二级秘境的地图与详解,心中有了些想法,
“先回家吧。上京这边,事情已了,也是时候回去一趟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