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赚钱
自从起先的几户大户人家府上修好火炕,使用过后,千水村的新式火炕就在一小部分官宦人家圈子里传开了。
朝中许多大人都想给自家也修几个新式火炕。
杜家人带着村里人一直忙了半个月。
腊月二十四这一日又来一股寒流,天气越发冷了。
杜老二他们,给最后一户人家修完火炕,剩下的订单就不接了。
倒也没得罪人。
主要还是杜鸿羽的主意好。
随着前几天,每天都有好几家的大户人家奴仆,来到他们所住的客栈,请他们去修火炕。
杜鸿羽就决定每次先接两家的,干完了之后再接两家的生意。
这样,也不会让贵人感觉他们去府上去的晚,觉得怠慢。
毕竟还没接单不是,侧面也衬托出了他们生意的确好。
另外这种接活的方式,也让千水村众人的压力不会那么大。
所以,等到腊月二十四,天气又急转,冷了好几个度。
手边的活也暂时干完了,杜老二也有底气说咱不继续接单了。
买年货,回家过年。
他们这半个月赚得的银钱还没有分,杜老二倒是每人先给支了五两银子,让村民们买年货。
这些壮丁都要高兴坏了。
往年在柳树村的时候,众人到过年的时候,手里也没有这样阔绰的。
一户人家,全家老小,七八口人或者十来口人。富裕宽松的,过个年,才花一两银子左右。
这里正,直接给了他们一人五两银子。
每个人高兴地,走路都快要同手同脚了。
因为即将到来的雪灾,所以千水村的人,每人都买了百来斤的粟米带回家。
京城的米价意外的不贵,估计是朝廷调控了。
不得不说,当今的皇帝陛下一直都是个励精图治、心系百姓的好皇帝。
京城里,一斤粟米6文钱,一斤白面8文钱,一斤白米10文钱。
因为京城地处北方,种小麦不种水稻的原因,所以白米比白面贵一些。
有的汉子,疼家中妻儿,孝顺父母,也会买个二十来斤的白面和白米,过年改善一下生活。
买粮是大头,每人花了将近一两银子。
接着就是买肉啦。
京城的肉价是20文一斤,上好的野猪肉是22文一斤。
因为冬天天冷,野猪在山上也没有什么食物吃,就会下山来。
总有几次会被猎户合伙捕到,卖到肉铺里。
像是野猪肉这般好的肉,多是富贵人家买来吃的。
千水村人,当然是要那20文一斤最合算的了。
又因为他们买的多,四五十人加起来买了两百多斤的肉。
村民们每家买了五斤左右。
杜家买了15斤。
那肉铺的屠户一看就是会做生意的,不但给他们绕了零头,还将很少有人买的下水都送给了他们。
接着众人又去了布店,扯几块布,拿回家,让媳妇给全家人都做个新衣,过年穿,喜庆。
当然也买了日常用的盐,油,过年走亲戚用的糖、酒。
最后还给孩子们买了点心、果脯,当然买不了多少,就两斤三斤那个样。
总共加起来花费的还不到三两银子。
就这样,千水村一起出来修火炕的村民,不但满载而归,买了丰厚的年货,每人手里还剩下二两多的银子。
甚至里正还有可能继续给他们分银子。
想着这些,村民们走到路上,都一颠一颠的,恨不得都要飞起来。
千水村村民买的,杜老二家肯定买了,而且比他们买的还要多。
过年用的东西一样没少,还给孩子们买了零嘴,瓜子花生,各种果脯,各色点心,一样都是十斤二十斤这样包的。
反正,天冷能放。他们又赚了这么多的银钱。
在杜老二的认知里,赚了钱,就是要给老婆孩子花的。
最后杜老二还财大气粗地,带着儿子们去了成衣店,给家里的每个人都买了三套的成衣。
其中给老二老四,还买了两身锦缎棉衣。
毕竟,年后就要送这两个孩子来京城里的书院读书了。
这京城学院里,大户人家的公子那是比比皆是。
杜老二一直认为,他们虽然不比人家的家世,但有条件的话,还是力所能及地给孩子好一点的物质条件。
没必要自己攒着钱,让孩子落后于人太多。
最后杜老二还带着兄弟俩去了书坊,让二儿子去挑自己用的书,顺便也给四儿子买了。
倒是大儿子杜星剑也挑了一本书,书封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孙子兵法》。
杜老二知道大儿子的愿望,也很赞同他看兵书。
甚至准备年后,看看能不能给大儿子找个武书院,让他正规、系统地好好学武。
众人大包小包,还雇了十几辆骡子,一起运着买来的东西,摇摇晃晃、兴高采烈地回了村。
千水村其他人都各回各家了。
杜家,杜老二将怀中一直贴身放的银票,小心翼翼拿了出来,正好是五千两银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