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顾宁和集市
第二天依然是细雨绵绵,雷师傅今天罢工了。
杨庆孤零零的待在家里。
他看着倒塌的院墙,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年代,其实还是有些可以个人干的事情的,比如走街串巷的剃头匠,磨剪子菜刀的,补锅的。
还有一些伤残人员没有合适的工作,街道也解决不了生计的做起了像修鞋、糊纸盒等工作,这也算是一种个人事业。
有些人总是需要生路的,街道给安排了不,怎么办,只能自我救。
就像顾宁家,糊纸盒都快成为了他们家的支柱产业了。
后来因为跟着杨庆学钓鱼,钓鱼又成了他们家的第二副产。
今天因为有雨,顾宁也在家看着雨发愁。
公爹一边糊着纸盒子,一边看着她,他看出了她的愁绪,问道。
“怎么了,家里这两天不是好多了吗?”
顾宁拿出了藏的严实的鱼饵。
“这是杨庆给我的,这些天钓鱼,也挣了五六块钱,加上糊纸盒的钱,足够咱们把定量都买回来了。”
“但是鱼饵只有这些,没有了去哪里找?”
老李糊着纸盒,指点道。
“那就去挖蚯蚓,我听闫富贵说过,蚯蚓比玉米糊管用。”
顾宁却摇摇头。
“有人用蚯蚓钓,效果很不好,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这些鱼竟然不喜欢吃肉,反而喜欢吃粗粮做的鱼饵。”
“那就是这鱼饵加了什么东西。”
顾宁倒是听杨庆说过,里面有鱼内脏。
可是她没有啊,钓到的鱼她都卖了。
“算了,不行雨停了我就是去挖野菜。”
“我们吃菜团子,多的晒干,剁碎了等没吃了煮着吃。”
“总归是能撑过这几个月的,等到夏粮出来了就好多了。”
公爹这时候,突然说道。
“我听说今年国家鼓励乡村集市。”
集市,其实和鸽子市差不多,不过是由官府牵头弄的。
为什么要弄集市?
因为农村更难,很多人已经挺不下去了,集市成为了一种资源平衡的手段,也是活着的一种希望。
顾宁不明白公爹的意思。
“我们也没钱啊。”
老李拿出粮本和副食本,采购证。
“你用我们现有的钱,把我们的针线火柴,油,肉,布,等等,能买的都买回来。”
“然后拿到集市上,全都换成粗粮。”
顾宁愣住了。
“那不是投机倒把吗?”
老李反问道。
“官府为什么开集市?”
顾宁不知道。
老李告诉她。
“就是让过不下去的人,投机倒把。”
“我们只用自己的东西换点粗粮,没有事的。”
顾宁不敢去。
“那我去问问杨庆。”
经过钓鱼的事情,她有点拿杨庆当主心骨了。
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人反应过来了,这是一次对经济管制的放松。
在此期间,有些人抓住机会,发了财。
比如有人抓住机会,帮饭店,工厂食堂或者屠宰场宰牲口,宰完是不给钱的,而是让他拿走不要的内脏骨头什么的。
这人再把这些东西处理一番,再拿到收购站,换成票。
(以前的肉收购就是这样,给你一部分钱,一部分肉票。)
然后他又把票换成钱。
干了两年,这人就成了万元户。
这是被查出来的,还有很多没有被查出来的。
甚至有很多勾结的。
可以说从61年,到66是资本抬头的几年。
不用想也知道,有一部分资本家,眼看自己的事业没有了,不想坐以待毙,对官府做了一些渗透。
那十年,可以说,原因是复杂的,国内的一堆不安定分子,湾省不断的幺蛾子,美丽国不断的封锁和讹诈,还有老大哥的渗透,都在对这个国家施加影响。
这事儿,还有这些方法,杨庆也知道,但是他不敢干。
如果他的成分好,还可以稍微操作一下,但是就他那成分。
还是算了。
钱多招灾。
他的重点还是依靠自己的媳妇,改善生活,同时拓展人脉。
葛队长那边,有段时间没有联动了,以后有空要走动一下。
就在杨庆胡思乱想的时候,顾宁过来了。
杨庆看到对方还有点懵逼,这孤男寡女的合适吗?
顾宁看到杨庆后,也知道自己过来鲁莽了,不过正事儿要紧。
“杨庆,不好意思,我是有事儿,你看方便吗?”
杨庆示意了一下马扎。
“坐下说。”
顾宁就把集市的事情说了一遍。
杨庆闻言,也才想起来,随着农村条例的出现,同时鼓励集市政策也出现了。
他想了想,对顾宁说。
“这样去做一次两次还可以,但是不能太多了,太多了就容易被人抓住异常。”
“也不能呆在一个地方,要勤换地方,一次不能多,要少量多次。”
“鸽子市应该去过吧,可以去逛逛熟悉一下环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