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

第197章 少陵野老,诗圣杜甫

  李白,一个在文坛被称之为谪仙人的存在。

   很多人觉得他是盛唐的产物,沾了盛唐的光,没有盛世大唐的荣耀,就没有李白这些耀眼的成绩。

   但很多人忽略了李白自身的天赋,那些天马行空的诗句可不是依靠努力就能想出来的。

   所以说,文坛诗词这一方面,李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紧接着天幕又公布了排行第二的人物。

   杜甫(712年2月12日 [1]—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

   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少年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

   祖籍襄阳,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令,遂居巩县。

   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

   杜甫于唐睿宗太极元年正月初一(712年2月12日)生于巩县。

   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

   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

   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宅里,遵化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

   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这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

   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

   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

   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 。

   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

   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

   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

   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

   会见了诗人高适,这是第三次漫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

   天宝四载(745年),他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

   两人还互赠了诗篇。

   杜赠李的诗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