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穿越大秦,万朝万代风云巨变

第256章 誓死守城,城破殉国

  如果今天是赵桓坐在龙椅上,这些大臣会和他争论,祖制说了善待文官不杀士大夫。

   他们可以看到政敌被处罚,被贬官,被关押,他们不但不会求情,还会跳出来踩两脚。

   但是他们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政敌被官家杀掉。

   因为今天要是有官员能被杀了,那么某天自己也有可能被杀。

   所以在官家要杀文臣和士大夫这件事上,靖康的臣子们是出奇的团结一致的反对。

   保住了对方的命,就等于保住了未来自己的命。

   可是。。。。

   可是现在坐在上首为的是祖宗啊,他们可没那么大的胆子去和他扯什么不杀文官士大夫祖制的啊。

   那可是定规矩的祖宗。

   张叔夜看到如此杀伐果决的太祖,内心激动又澎湃,他知道大宋有救了。

   …………

   空间内的皇帝们和武将们,看见老赵这样做才放心下来。

   他们就说吗,开国之君不应该那么妇人之仁才是。

   杀几个奸臣当开胃菜,这就对了嘛。

   此刻天下百姓还在看着天幕,有些人已经猜到了那人是谁了。

   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再加上他手里的那根盘龙棍。

   刚才视频里的人叫那个将军是高怀德。

   高怀德来了。

   那首位上的男子是谁,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能让满朝文武都畏惧的,能让官家赵桓都在一旁点头哈腰的,除了那位祖宗还能有谁。

   他们相信是太祖回来了。

   因为天幕已经是非常神奇的存在了,天幕都能预言未来了,那么太祖从从前来了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再加上刚才太祖杀的是他们这个时期的臣子。

   所以太祖是真的从建隆年间来到了他们靖康。

   一名看着年纪较大的老百姓双眼含泪,“太祖陛下来了。”

   其他地方的一个有学识的武将也不自觉的说道,“我们的太祖陛下回来了,大宋有救了。。”

   “太祖回来了。”这样的话语在百姓中传开来。

   …………

   赵匡胤此时站了起来,他的动作吓了靖康臣子一跳。

   祖宗您不要动,也不要说话啊。。

   您刚来没说几句话就已经贬官一人,死了两人了。

   押解孙傅的侍卫:大人们,是死了三人了,孙傅也死了。

   靖康臣子:。。。。。

   只见赵匡胤直视前方,好像和空气说话似的,“朕是宋朝开国之君赵匡胤,意外得此仙缘窥得先机,知道了靖康之耻,所以朕来了。”

   “大宋的百姓们和坚持抗敌的战士们。”赵匡胤对着他们抱拳躬身,“朕感谢你们悍不畏死的保国抗金,这一次大宋不会辜负你们。”

   还在和金军抵抗的将士们,还在坚持不屈服不投降的百姓们,听到太祖这句话,他们都红了眼眶。

   被敌人砍伤,被敌人威胁,随时可能丢命死亡,他们都没有哭过。

   朝廷的软弱无能,他们无力阻止,更无权过问。

   他们只能用自己绝不屈服的决心来和软弱的朝廷和残暴嗜杀的金兵做这无声的对抗。

   他们想保卫自己的国家,想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家人,他们想要守住自己的国土。

   他们在没有任何朝廷支援的情况下,无声的抵抗金兵,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朝廷他们抗金的决心。

   今天太祖理解他们,太祖认同他们,他们委屈。

   他们怎么能不委屈呢?。

   赵匡胤的声音还在继续,“从今日起,汴京城内军民一心,宋朝各地团结一致,誓要把金兵拒之城外,把金贼赶出大宋境内,如有汴京城破的那日,朕会亲手砍了赵佶和赵桓的脑袋,血祭大宋江山,以保帝王尊严。”

   张叔夜听的热血沸腾啊,高呼,“誓死守城,城破殉国。”

   一个主战派也跟着高呼,“誓死守城,城破殉国。”

   紧跟着就是臣子们齐声高呼,“誓死守城,城破殉国。”

   气氛都烘托起来了,就算他们有很多是主和派也得跟着喊口号啊。

   不然祖宗是会杀人的。

   赵桓,“。。。。”祖宗朕什么话都没说啊,为什么城破第一个砍朕脑袋啊。

   深宫的赵佶,“。。。。”朕都退位了,为什么还要砍朕啊,所有的罪过不应该都去找赵桓吗?他现在才是一国之君啊。

   深宫的赵佶瑟瑟发抖,因为他也看到天幕里太祖的做派。

   那是真的说杀就杀的主啊,他在想要不要先跑路。

   而此刻汴京百姓,一声高过一声的,“誓死守城,太祖万岁。”

   “太祖万岁。。。。。”

   现在岂止是汴京城,现在是全国上下有点血腥的百姓武将和有骨气的文人都在齐声高呼。

   “杀光金贼,太祖万岁。。。。。”

   河北河东正在和金兵对战的宋军现在一个一个跟打了禁药一样,高呼着,“狗日的金贼,老子杀了你。啊。。。”

   “杀啊。。。”

   萎靡的各地宋军现在都跟打了兴奋剂一样,一个个都跟愤青似的,恨不得现在就能和金贼拼命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