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收集信息
回到大队,白果果和贺刚向村子里不上工的老人们请教,收集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要说最了解当地风土的,还数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只不过平时司空见惯不起眼的东西,人们都不觉得这是什么难得的玩意儿。
但这些东西换个包装,换个地方,就成了难得一遇的山珍野味。
“女娃子,咱们这儿到处都有的野菜,木耳这些东西当真都能卖出去?”
大柳树下,一位看起来70多的老奶奶不可置信的问。
其实这位奶奶也才60出头,只因为长辛苦期劳作才让她的年龄显得比较大。
白果果一边用小本子记着有用的东西一边答:
“奶奶,当然能卖出去了,咱们这儿有的,可不代表别的地儿也有,比如说那城里的人就采不到这样好的野菜和蘑菇木耳,他们稀罕着呢。”
她和贺刚分工合作,贺刚把白果果介绍给了老人们,就到村子里找几个机灵的年轻人到周边的公社大队收集信息去了。
“那就是,说咱们乡下也有比城里人好的地方了?”老奶奶还有点不可置信。
“咱们乡下当然有比城里好的地方了,咱们这里柴火不要钱,野菜不要钱,过段时间山上出的蘑菇也不要钱,还能偶尔下个套子套点野味。
城市里虽然好,干啥都要钱呀,他们也不能像咱们一样自己种点菜吃,那供销社里的菜,和副食品店里的副食品也是有数的,经常有钱也买不到物资,各有各的好处吧!”
白果果笑呵呵的解释,在几十年后的农村,的确是比城里待着舒服,适合养老。
白果果的话让村头坐着的几个奶奶大娘笑的合不拢嘴。
她们顺着小知青的话仔细一想,农村里的确也有强过城里的地方,至少在村里吃菜就不花钱。
“你这小妮子人还怪好嘞, 也不会瞧不起我们乡下人,你还想知道啥?尽管问!我们肯定都告诉你。”
白果果一听这话来劲了:“奶奶大娘们知不知道谁家的咸菜最好吃?谁做的大酱最香?谁家晒的菜干最好?”
一个姓柳的大娘一拍大腿:“你说这个呀,问我们就对了。”
“咸菜做的最好的是一小队的老金家,老金的媳妇儿是朝鲜族人,那小咸菜做的老好吃了,可惜佐料太费钱,做的不多。”
一开始说话的那个奶奶也赞同:“这老金的媳妇儿的确手巧,连带着他家的两个闺女也能干的很,去年还帮着她娘腌泡菜来着,那红红绿绿的,看着就馋人的很。”
说着还咂巴了下嘴,好似在回味。
白果果哈哈一笑问道:“真的呀?那有机会我可得见识一下!”
白果果和几个老人家在大柳树下一坐就一个多小时。
还真收集到了几条有用的信息。
一队的一个朝鲜族大娘泡菜做的特别好,刚才说话的柳大娘特别会炒干货。
二队狗蛋的奶奶晒的干菜特别好,颜色鲜艳还好保存。
一个姓高的老奶奶特别会编东西,不管是用高粱干还是芦苇杆儿或者是柳条竹子在她手里都能编成各种各样的筐子篮子,听说还能编成小动物的样子。
大酱做的最好的就是三队的李大娘了,不光大酱做的香,还会炒炸酱。
听说她们家每年过年炒肉酱,能馋哭大半个村子的孩子。
几个老人家还介绍了几种林子里的特产。
等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大批的蘑菇,连木耳猴头菇都有,运气好的人还能找到灵芝。
这段时间地里冒头的野韭菜也很多,拿来凉拌,做汤,煎鸡蛋可香了。
大山南部还有一大片竹海,里面竹笋蘑菇都很多。
秋天林子里吃的那就更多了,有红松子,有东北大榛子,有野核桃,还有苏子。
这些都是又好吃,营养又丰富的坚果,在几十年后可是卖的非常贵的。
现在却因为交通不便,在别的地方很难见到这些东西的影子。
这里的人们很勤劳,每家每户都会囤积一些山货过冬,一直吃到来年开春,又接着采山上的野菜。
告别了奶奶大娘们,白果果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这几天忙上忙下的都快把她的草莓种子给忘了。
还好空间给力,既能保鲜又不影响植物生长,种子们现在都已经冒芽了。
把果果开心的背着背篓上山收集了一大筐腐殖土。
把赵大叔徒弟打的木框拿出来铺上土,把已经萌芽的种子小心翼翼的洒在框子里。
又在上面盖了一些松毛,防止浇水的时候把种子冲走。
再给小芽们浇上水,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喜欢带上空间穿七零为祖国献上资料库请大家收藏:(kongyunge.net)带上空间穿七零为祖国献上资料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