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
扒竹笋的都是老手,人多力量大,一个小时左右就扒完了一半的竹笋。
有的竹笋被切碎泡在了长流水的大水缸里,装了起码有三个大水缸,有的被竖着切成条状,待会儿拿到烘干室去,烘干成笋干,现在野生笋干价钱,也是蛮好的
另一半竹笋,岑星打算通过果蔬物流园区那边的仓库周转,发到广府省那边的菜市场,她上个月在那边买下了一个商铺,准备开业。
广府那边的人,口味和他们这边比较相似,一些蔬菜卖到那边,价格也比较好。
像一些春季的野菜,也就是附近几个省的人会吃,运到其他地方去,人家也不会吃,也不会做,更卖不上价钱。
当然也能放到网上去卖,懂吃的人会买。不过这种没扒出来的竹笋,很重,快递成本有点高,她就不弄了。要是到后面,笋干存货多的话,她就在网上就卖点笋干,回馈一下网站老顾客。
中午的时候,岑星选了一些品相好的鸡枞菌,和一只普通的,没吃过速生丹药的小母鸡,炖了一锅。
再拿刚腊好的猪腿,和最嫩的笋尖尖,焖了一个竹笋煲。
吃饭的时候,春天的美味把沈湘怡香得恍恍惚惚,岑星还以为她中毒了呢。
回过神来,沈湘怡马上要求组织人上山挖鸡枞,挖竹笋。明天就要把这鸡枞菌在商城上架,部分送到小饭馆。竹笋全留在小饭馆那边,腊肉炒鲜笋,肯定会成为饭馆里受欢迎的季节限定菜。
岑星让沈湘怡自己找人安排,反正这段时间,她跟村里干部也熟悉了。只要出工钱,村里多的是人愿意干活。
岑星把永麟上交的菌子分了分,把一些品相好的鲜菇分出来,通过自己的渠道,送给朋友们尝一尝。
一些品相不太好的菌子,放进烘干房里,慢慢烘干,做成干货,这样就能收起来慢慢吃了。
其实不少经常进山的人也发现了,今年山上的菌子很多,只要稍微仔细找找,就有不少收获。
只不过大家没有呼朋引伴的去采摘,要是去采蘑菇的人多了,他自己采的不就少了吗?
所以,沈湘怡找人去采蘑菇的时候,有些人就问了,她收蘑菇是个什么价钱?
沈湘怡一听,就知道,他们手上有存货。她先不说价格,先去镇上,打听现在本地的野蘑菇行情。
也太便宜了吧,路边摆摊的鸡枞,不分大小,才一百五一公斤。
她打电话回沈氏小饭馆,告诉她的主厨,主厨高师傅一听,有这好事,直接说,买,用飞机专人送回去,直接转手卖都能回本。他们市里,菜市场的鸡枞菌已经去到了1000块钱一公斤了。
沈湘怡考虑了一下,加价百分之二十,一百八一公斤,坐在岑家村的村公所开始向村民收鸡枞菌。
岑五叔怕她在村里收货被骗吃亏,安排了一个老道的老婆婆,坐在旁边帮她把关。免得有人拿相似的菌子来蒙她。
沈湘怡收购,是一个统一价,不分级,只要是鸡枞,不论大小品相都是一个价格。
因为岑五叔帮她在附近几个村做了宣传,大家都知道她这里价格公道,有那懒得去街上摆摊的,或者觉得街上卖得太便宜的,宁愿骑摩托车赶十几公里山路,都愿意过来卖给她。
沈湘怡一个半天,能收到不少。全都托岑星走她自己的果蔬渠道,运回了江市。她知道岑星在蔬果的保鲜运输上面,很有一套,既快又好,整个物流流程非常流畅,非常神奇。这种新鲜的稀有食材,托岑星转运是最好的了。
这些最新鲜的鸡枞菌,简单打包之后,四个小时之后,就被送到了沈家小馆的后厨。
主厨高师傅拿起一盒新鲜的鸡枞菌,撕开上面的保鲜膜,轻轻一闻,禁不住满意的点点头,“真是很好的鸡枞菇啊!绝对是今天早上采的。”
“哦,师傅,要不我们先弄一点试试看,看看这批菇子品质怎么样。”高师傅身后的小徒弟翻看着送上来的食材,挑选品相最佳的那一盒。
高师傅和他个小徒弟都是爱吃的,要不然也不会在厨师这一行深耕多年。
高师傅都不用看,反手就给了这小子一个爆栗子吃,“试试试,你师傅那点子工资,都进了 你小子的肚子里了。”
“不过你小子说得也不错,还是要具体试试菜。嗯,这次的鸡枞进货价真的很好,那师傅就大方一回,炒上两碟,咱们都尝尝鲜。
你小子这么爱吃,就由你炒一碟,另一碟让阿毅炒,让我看看你俩的手艺,谁落下了。”高师傅指了他的另一个徒弟。
一个后厨的人都兴奋起来,大家还是喜欢看这种比拼的戏码,更何况待会儿还能尝到好菜。
高师傅的小徒弟嘴最馋,只要有好吃的,让他干什么都行。
果然爱吃的厨师做出来的菜,味道更胜一筹。高师傅的小徒弟做出来的菜就是比他其他徒弟做出来味道更好。
那种对吃精益求精的要求,使得他炒出来的鸡枞菌脆甜爽口,味道更加协调。口感更加精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