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初次交锋
大树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老师的讲解,并一丝不苟地记录下孙老师讲述的学习方法。
许多同学还没意识到,方剂学教材收录正方233首,附方181首,每个方子就是一首“七绝”,那就是414首诗呀!
文科生大喜,而理科生估计要挠头了。
李介宾:看我干嘛?我是理科生。
孙老师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始深入浅出地讲解起方剂学的总论部分来。
他首先介绍了方剂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和解剂等等,并详细阐述了每一类方剂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这种分类方法,是出自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这个医家是个重点人物,他自己编的这本书,很少有自己的方子,而是把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子收录了进去,开创了综合分类法。”
“汪昂67岁写出《医方集解》,79 岁时写出《本草备要》,都是教科书形式,很少写临床,也不附病案。开创了中医教科书的设计先河。他还编了本《汤头歌诀》,就是用来配套学习方剂的,作为学生教学当中记忆的、记诵方。”
孙老师啧啧:“所以说,你们现在学习的这个方剂学呀,要好好感谢汪昂,与其说他是个医生,他更像是一个教育家,为中国的中医药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呀!”
日后背方歌背的头昏脑涨的学生们:哦哦,我谢谢你呀!有些人活着,他已经s了,有些人已经s了,他还不让人好好活着!
这并不奇怪,到了清代,中医药发展已经变得很完备,出现了专业培养中医师的学校,官方也有相关的卫生机构,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甚至作为官方授课考试教材,然后有医家给搞了套“辅导教材”,也是合情合理的嘛。
紧接着,孙老师又深入剖析了方剂的组成原则,强调君臣佐使的合理搭配以及药物之间相互协同与制约的关系。
他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学生们明白了如何根据病情和治疗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药材并确定它们的用量比例。
最后,孙老师还结合实际案例,讲述了方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他指出,正确运用方剂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灵活调整用药方案。
整个讲解过程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表示赞同或提出疑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广度,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一起学习各种经典的方剂,探索它们背后的奥秘。”孙老师微笑着说,“我希望你们不仅仅是学习方剂,更是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孙老师站在讲台上,他的身材圆润,脸上总是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给人一种亲切感。他的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让人不自觉地就被吸引进去。
讲到最后,他突然问了个问题:“你们谁是李介宾同学?”
听到孙老师问起李介宾,班里同学竖起了耳朵。
来了!来啦!每个学期的保留节目,老师拜码头环节。
上个学期师生相处和谐,不知道这个学期,是不是还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老师,我是李介宾。”李介宾站起来,然后人畜无害的笑着。
孙老师没想到这李介宾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他稍微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声名在外的学生,随意的问道:“我听说你当初在王老师的课上,写的是关于李东垣的作业?”
“呃?噢噢,是呀,那时候我还小.......”李介宾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原来是前几章的那个作业呀,那不是才入学的时候写的嘛,当时刚上学,还有点小害羞来着。
没想到这学校是如此的开明且兼容并包,他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孙老师笑了笑,然后说道:“你当时讲李东垣的生平以及学术思想,我当时偶然路过,也曾经旁听过......大大激发了我对于李东垣的兴趣,后来我去研究了一下,竟然有惊人发现...我今天有个问题想问你,你知道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是怎么来的吗?”
李介宾越听越迷惑,这位老师这是几个意思?我粉丝?还是来砸场子的?
“补中益气汤虽然不是经方,但临床应用,证明疗效肯定,李东垣用它治疗发热,但不认为是外感病,而是内伤疾病,由于过劳饥饿所致.......你知道这个方子配伍的特殊之处吗?”李介宾还未开口回答,孙老师就自顾自的说了起来,最后又问了个问题。
李介宾觉得有趣,同时领会了孙老师的意思:“与仲景之法大有不同,一是黄芪、人参同用,二是有白术而无茯苓,有当归而无芍药。”
孙老师抚掌大笑:“还有一点,可能你没注意到,我发现后感觉大为巧妙。”
李介宾皱眉沉思。
只听得孙老师说道:“补中益气汤作为李东垣代表方,《脾胃论》有加减方25个,《内外伤辨惑论》39个,《医学发明》46个,除去重复的,一共有60个加减证......”
李介宾看向孙老师,隐约猜到了一个可能。
孙老师无不叹息的说:“李东垣自制处方59张,共用药物103味,以使用频数统计,先后为甘草、党参、陈皮、升麻、当归、白术、黄芪、柴胡.......”
听到最后,李介宾不禁为之动容。
说完这些后,孙老师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李介宾,让他先坐下慢慢琢磨,随后给同学们留下了几个思考题,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宣布下课。
“这老登是什么意思?”老孙走了之后,大树看着仍旧站着的李介宾,急忙问道。
李介宾缓缓坐下,然后在纸上写出来了那几味药物,只不过换了个顺序。
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
“这是?”大树毕竟年轻,不解其意。
“这是一张完整的补中益气汤方。”李介宾轻声说道。
喜欢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请大家收藏:(kongyunge.net)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