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我被当成了汉奸!
老妇人一边用手帕擦拭着那块玻璃,脸上的表情也随之悲伤了起来。
能看得出来,老妇人是哭了。
可是鬼魂没有眼泪,只能通过声音和表情来判断。
老妇人里里外外把那块玻璃擦干净之后,就坐在锅台上,双手搭在窗台上,隔着玻璃向大门的方向望去。
接下来,一连过了好一会儿,那老妇人都是一动不动,只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大门的方向。
这时在东屋的于伟强两口子,看我在厨房里待的时间太长了,就要推门过来。
怕那老妇人的鬼魂会伤到他们,我急忙用力推了一下门,隔着门上的玻璃给他们做了个再等一会儿的手势。
我这边把门关严的声音也不小,可是那老妇人就像没听见一样,还是一动不动的透过那块玻璃,盯着大门的方向独自出神。
这么一直耗下去也不是办法。
我就走到那老妇人跟前,微微弯腰行了个礼:
“大娘,您这是在看什么啊?”
那老妇人侧过头看了看我,不但没有回答,反而还白了我一眼。
接下来转过头去,继续注视着窗外。
嘿!这就有点尴尬了!
你不是不搭理我吗,那我就找一个你能搭理的。
于是我就回到东屋,在背包里取出香炉,再次回到厨房,那老妇人依旧是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望着窗外大门的方向。
我马上点香请出了我那前世的妈妈苏玉红。
苏玉红一到,那老妇人马上就有了反应。
只见那老妇人马上从锅台上下来,给苏玉红连着鞠了三个躬。
可还是一句话也没说,继续回到锅台上去看窗外了。
这时就听苏玉红对那老妇人说道:
“张刘氏,我们聊聊。”
老妇人侧过头:
“鬼王想唠唠,那就唠唠吧。”
……
接下来通过她跟苏玉红的交流,再加上苏玉红加上了一些她能看得出来的事情,两方面一结合,我知道了老妇人的故事。
也知道了为什么那块玻璃一直以来,为什么不擦,它也能自己干干净净的原因。
老妇人说话带着特别浓重的老唐县口音,有一些早年间的方言土语我听不明白。
不过还是听了一个大概。
原来,老妇人生于民国年间,长于战乱年代。
老人没有名字,娘家姓刘,婆家姓张,当时村里人都称呼其为张刘氏。
于伟强家之前那处荒废多年的老屋,就是张刘氏的家。
这张刘氏一生育有三子一女,老伴儿在最小的女儿五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留下张刘氏一人,艰难的把四个孩子带大了。
可是这时,侵略者的铁蹄入侵我华夏大地。
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战乱中相继惨死在了小鬼子的手上。
三儿子身负国恨家仇,年仅十六岁,就参加了红色革命队伍,跟随大部队去打鬼子了。
又过了两年,小鬼子在一次大扫荡中,发现了张刘氏的小女儿。
小鬼子泯灭天良丧失人性,可怜那张刘氏的小女儿,那时候还不满十五岁,就在小鬼子的蹂躏摧残之下,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自此之后,张刘氏整日以泪洗面。
唯一的念想就是能早日打跑小鬼子,小儿子也能早日回家。
那之后,她没事的时候,就会坐在窗前盯着家里大门的方向,期盼小儿子能早日归来。
早些年玻璃是很值钱的东西。
穷人家没有钱把整扇窗户都安上玻璃。
只能在窗户的一角安一小块玻璃,用来观察院子里的情况。
窗户上其他的地方,只能用窗纸贴上。
张刘氏在窗前一坐就是六年。
盼儿归也盼了六年。
后来这张刘氏就坐死在了那扇窗户前。
后来村里的乡亲们给他打了一副薄棺材,连红漆都没上,草草的就给埋了。
可是谁承想,张刘氏死后,七魄中竟有掌管灵识的一魄没有散去,就附着在了那扇窗户的窗框之上。
自此之后,张刘氏的鬼魂,就每天夜里都会来到这扇窗户前,继续翘首苦盼小儿子的归来。
担心窗户上的玻璃脏了,怕看不清儿子归来,她还每天都会擦拭那块玻璃。
好巧不巧,于伟强盖房子的时候,就把这扇窗户给留了下来,并且二次利用,安在了自家房门旁。
新房建成以后,张刘氏还是通过那未散的一魄,又找到了那扇窗户,继续坐在窗前,翘首苦盼小儿子的归来。
她哪里知道,小儿子早在当年的一场战役中,就英勇牺牲了。
知道了张刘氏的故事。
我的心中一阵酸楚,都是小鬼子惹的祸呀!
但愿这世上不再有战争,但愿处处都回荡着和平的歌声。
后来我又请苏玉红帮我问了一下,为什么我和张刘氏说话,她却不搭理我呢!
知道了原因以后,差点没把我鼻子给气歪了!
可是面对这样一位命运多舛历经磨难的老人,我还真的是生不起气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