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廉沉吟片刻,便将话题转入今天的来意,“我想屈突贤弟心里也明白,我就是从李公的大营过来,不过我还不是李公的臣僚,过段时间我还要返回交趾,但我迟早会回来,我会投效李公,为他的天下大业建功效力。”
屈突通沉默不语,高士廉又道:“如果李公派兵来攻打,我想不用吹灰只力便可全歼屈突贤弟的军队,但李公是仁义之人,他现在考虑的不是急着进关中,而是并州民众的安危,他也不能让疫病向河东郡各县乃至并州其他郡县扩散,在他看来,帮助贤弟战胜疫病才是最好的办法,相信贤弟已感受到了李公的诚意。”
高士廉丝毫不提屈突通和李渊的私交,也不提他们两家世交,他知道说这些没用,只能用大义来劝说屈突通。
高士廉又取出李渊的亲笔信,递给屈突通,“这是李公的亲笔信,请贤弟一览。”
屈突通心中已经不再拒绝李渊,或者他已被李渊的诚意所感动,他接过李渊的信看了一遍,李渊在信中指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又恳求他协助自己共安天下,让天下之民能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争涂炭,言辞充满了诚恳,屈突通内心被深深震撼了。
想到长安的冷漠无情,再对比李渊的真诚帮助,屈突通终于被打动了,他点了点头,“士廉兄请替我转告叔德,我可以投降他,但我只有一个条件,如果要我带兵打仗,我绝不能面对隋军。”
高士廉心中大喜,呵呵笑道:“谁说一定要贤弟继续打仗,就算管理军政。贤弟也行家里手。”
“好!请李公再继续助我抗击疫病,疫病消亡那一天,就是我屈突通投降之日。”
……….
大业十三年五月下旬。经过近二十天的抗争,屈突通军队的疫病终于消失。但三万大军最终只剩下了两万一千人,屈突通感念李渊的诚意,正式投降了李渊。
屈突通的投降,意味着关中大门正式向李渊开启了,李渊遂留次子李世民率军三万继续攻打河东城,他则率领五万大军从蒲津关杀进了关中,向广通仓进发。
就在李渊进军关中三天后,李世民佯退蒲津关。引出宋老生尾随追击,长孙顺德率军截断宋老生退路,发现上当的宋老生调头奔跑,拼死要杀出一条退路,却迎面遭遇了李玄霸,被李玄霸一锤打下战马,当场惨死。
宋老生阵亡,河东城开城投降李世民,李世民收降卒两万余人,至此。并州楼烦郡以南皆投降了李渊。
李渊在关中也同样势如破竹,就在李世民攻下河东城的同时,广通仓守将也投降了李渊。李渊得到了这座关中最大的粮仓,获取粮食近百万石,关中各县纷纷投降李渊,从军者不计其数,到六月初,李渊军队总兵力已超过十五万。
六月初五,李渊亲率十万大军包围了长安城。
.........
随着李渊大军杀入关中,河北的战事也渐渐到了关键时刻,窦建德在饶阳北两战皆败。不得不率残军退回饶阳县城,但渤海军却不肯放过窦建德。高烈亲率八万大军围攻饶阳县,昼夜攻城。战事惨烈,高烈下达悬赏令,得窦建德人头者,赏金万两。
与此同时,中原的局势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发生瓦岗山的一场火灾虽然是以扯皮推脱而不了了之,但它最终使翟让放弃了攻打青州的决定。
尽管攻打青州是翟让多年来的心愿,但他现在不得不面对现实,瓦岗山粮库被焚毁使他们军粮面临严重不足,翟让只能接受单雄信的方案,集中兵力向西攻打洛口仓,只有拿下洛口仓,他的粮食才能得到充满保障。
六月初二,齐郡码头,包括九艘横洋舟在内的四百余艘大型战船已经准备就绪,千帆待发,五万名士兵登上了战船,就等一声令下,船队就浩浩荡荡向黄河北岸进发。
而清河郡一万骑兵在裴行俨的率领下正摩拳擦掌,等待着出发北上的命令。
这是一次青州军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北伐,张铉用窦建德成功牵制住了渤海会,使高烈无暇扩张,给青州军的大规模反击创造了机会。
在为首的横洋舟船头,张铉凝视着黄河北岸,脑海里却思绪万千。
这时,李靖慢慢走到张铉身边笑道:“大帅为何不趁此机会将幽州罗艺也一锅端掉?”
张铉笑了笑道:“我倒是想把罗艺一次解决,但现在还不是时机,他毕竟还是隋军,我对他动手,会让我在道义上站不住脚。”
“可李渊却没有这么多顾虑,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却向关中进军,连屈突通也投降了他,并没有遭到多少非议。”
张铉看了李靖一眼,淡淡道:“李渊有关陇贵族支持,而我没有,这就是区别,关陇贵族掌握着天下话语权,无论李渊做了什么,关陇贵族都会给他一个完美的解释,但我们却没有了,所以不得不谨慎从事,争夺天下并非武力占强就有优势,还有天下士者支持,这往往比武力还重要,就像刘邦、项羽之争,项羽武力强于刘邦,但最后获胜的却是刘邦,同样的道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