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铉率领的三万大军在天亮时分便杀到蓟县城下,距离幽州大军离城前往潞水仓只相差了五个时辰,这是一次时间和节奏都掌握得十分精确的行动,而且还不能被幽州军发现,张铉军队绕过了官道上的哨卡,借着夜色掩护走小路行军北上,通过斥候传来的大量情报,张铉军队最终如手术刀一般精准地杀到了蓟县城下。
不过蓟县城门已经关闭,吊桥高高拉起,城头上的守军紧张而不安地望着俨如从天而降的数万青州隋军,为首大将叫做晋文衍,年约四十余岁,北平郡人,在幽州为官已有十几年,他心中也十分困惑和不安,罗艺明明在南面部署了三道哨卡,怎么没有一点消息,青州隋军就杀来了?
尤其让晋文衍感到心惊胆战的是对方的战旗,竟然是金边黄底青龙旗,这可是青州军的王旗,它的出现意味着张铉就在队伍之中。
青州隋军的大营驻扎两里外,这是,一名身材瘦高的老者骑马来到城门下,他仰头高喊道:“城上主将是谁?”
有士兵禀报了晋文衍,晋文衍连忙过来查看,他一眼认出了城下老者,竟然是原涿郡太守崔弘升,他知道崔弘升作为左武卫将军参加了第一次高句丽之战,后来不幸被俘,两年后被隋军救出,便回乡养老了,没想到这时候他居然出现了。
当年元弘嗣为幽州都督时性格残暴,治下苛刻,经常无故杖责部将,很多人因此被打死,身为太守的崔弘升经常劝说元弘嗣手下留情,不少部将因此逃得性命。晋文衍就是其中之一。
晋文衍不敢怠慢,连忙令士兵开城,放崔弘升进城。
崔弘升自从在高句丽被张铉救后。便一直在博陵老宅养病,深居简出。虽然身体渐渐康复,但他也不再过问朝廷之事,只是在族学教授崔氏子弟读书,这次张铉请他出山,他也是不得不答应。
一方面是张铉当年救过了他的性命,他欠了张铉很大的人情,但更重要是崔召父子给博陵崔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严重败坏了博陵崔氏的名声。而且张铉几乎遍访河北各大世家,唯独不来博陵崔氏,这给博陵崔氏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家族的命运前途,崔弘升不得不再次出山。
崔弘升骑马进了蓟县县城,晋文衍已经从城头下来,上前躬身施礼,“崔公身体可安好?”
“原来是晋将军!”
崔弘升下了马,微微笑道:“我身体还好,晋将军好像混得也不错吧!”
晋文衍苦笑一声。“虽然升了一级,但压力也很大,实在谈不上‘不错’二字。”
“这也是。天下大乱,每个人都困惑不宁,连我这个老头子都无法再静养了,特来和将军谈一谈。”
晋文衍很清楚崔弘升来意,他其实也希望能多一条退路,能不能谈得成倒是次要,关键是张铉肯和自己谈,这就表示张铉还是有诚意。
“崔公这边请!”
晋文衍将崔弘升请到城楼里坐下,又让亲兵上了茶。崔弘升缓缓道:“我如果我没有记错,晋将军在幽州已快有二十年了吧!”
“崔公好记性。我是开皇十七年从河间郡调到幽州已经整整二十年了,现在我是幽州军中资格最老的一个。连都督也比我晚两年来幽州。”
“将军是北平郡人,父母家人都在卢龙县,难道将军真想抛下家小,离开家乡去关陇当官吗?”
晋文衍脸色一变,“崔公此话怎讲?”
崔弘升不慌不忙喝了一口茶,又道:“我的来意想必晋将军很清楚,齐王是卢家女婿,又和罗都督之子交情很好,所以他不想攻城而入,也不想屠戮幽州士兵,只想和平解决幽州,这次齐王率八万大军进军幽州,你现在看到的三万只是其中一部分,另外两万骑兵去救援潞水仓,还有一万五千人从水路进军北平郡,徐世绩率一万五千人从西线进驻上谷郡,而你们都督期盼的唐军还在并州和刘武周对峙,可以说幽州大局已定,我是特来和将军谈一谈,如果将军愿意率军投降,齐王将封将军为北平军使,卢龙县侯,坐镇临榆关,如果将军不愿投降,也可自行离去,但军队不能带走,齐王绝不阻拦。”
晋文衍半晌叹了口气,“都督待我不薄,现在他形势不明,我怎可率先背叛他,这实在是太无情无义了。”
“如果形势明朗呢?”崔弘升又追问道。
“这个.....”
晋文衍苦笑一声,“看在崔公的份上,我只能说我也不希望蓟县遭遇兵灾战火,话只能说到这一步了。”
“呵呵!我明白了,那我就不再让晋将军为难,先告辞了。”
晋文衍连忙起身让人送崔弘升出城,望着崔弘升远去的背影,他心中也感到十分迷茫,罗艺确实是待自己不薄,可如果罗艺兵败,自己真的要抛弃家小跟随他去并州吗?
........
傍晚时分,张铉得到了确切消息,裴行俨的骑兵在潞水附近击败了幽州军主力,幽州军正向西面溃败,张铉当即率领两万军队向东包围而去,他要防止罗艺重新集结败军,必须彻底击溃幽州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