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明年决战
北京。
“决战!”何夕皱眉说道:“而今是不是太早了。”
姚广孝说道:“大人,不早了。而今局面最合适不过了。我估计明年南军编练新军,就会有近三十万,再过几年,甚至数量更多。那个时候再打,对我们来说伤亡只会更大。”
何夕沉默不语。
这个理由不足以说服他。
一个生命的结束,那是悲剧,十几万生命的结束,那是数字。
倒不是说何夕完全没有办法与普通士卒共情。而是何夕不管做出怎么样的选择,都有数以万计的士卒要战死的。数万战死,与十几万战死,有本质的区别吗?
没有。
在国家大计上,数万性命根本不算什么。
没有这个心性,没有这样的决心,何夕根本就不配掌控天下局面。
付出了这么多的牺牲,何夕不在乎多牺牲几万将士。他要的是战后局面一定要向他心目之中所想转变。胜利并不是目的。
甚至局面一步步走到了现在,何夕敢确定,胜负之数已经确定了。
不确定的仅仅是怎么样胜利而已。
而今,就好像一盘棋,棋至中盘,单单看形势,何夕已经赢定了。只是天下逐鹿,并不是一盘棋,不可能中途弃子。何夕要考虑的该如何收官了。
是压着目数,谨慎收官。还是听姚广孝的屠大龙。
姚广孝看出了何夕的心思,姚广孝说道:“陛下,而今天下局势有智者皆识之。我已经听说,曹国公李景隆已经谋取汉中总兵之位,其意何为,我相信大人也是知道的。曹国公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而今天下局势越往后,恐怕这样的人越多。到时候,降将纷纭,不知道大人该如何处置。”
何夕一愣,说道:“你的意思是?”
“没错。”姚广孝说道:“很多人投降过来,朝廷能不接收吗?如果朝廷上降将数量太多,朝廷局势也会受到影响的。”
何夕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明白了。不错,是该有一场决战了。而且是大决战。”
姚广孝的意思很明白。洗牌不够彻底。
不将大明开国功臣集团很多人给清洗掉,就没有南北之战功臣们的地位。南北之战,毕竟是内战。真到形势不好的时候,南京方面是很难坚持得下去的。
就好像燕王朱棣打到南京城下,自然有人给他开城门一样。
当北京方面有优势特别明显的时候,南京的抵抗能抵抗多久,就不好说了。
这一场内战本身就是要洗牌的。只要洗牌之后,才能毫无顾忌地推广新法。也正因为如此,如果降者如云,这一件事情,反而不好办了。
毕竟,北京号称继承洪武正统,总不能对当年洪武开国功臣下杀手吧。
其实,即便投降了就没有办法弄他们了。但是问题是在北京内部。
何夕与朱雄英之间,看似很和睦,但是两人之间的问题,彼此都心知肚明。
也就说如果降者如云,这些投降的人他们更愿意去投奔朱雄英。而朱雄英为了朝廷上的权势,他是不介意在某些事情上进行一定的妥协的。这就是问题所在。
如果这么多人都投降。何夕在战后想要清洗,很有可能是何夕与朱雄英之间冲突的导火线。
何夕内心之中,变法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其次的。而朱雄英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他必然要确定自己的皇位才是第一位的,因为身为皇帝,在皇帝位置上是可以拥有一切,而失去皇帝之位,也会失去一切,包括自己与家人的性命。
而今朱雄英收敛爪牙,将天下大权交到自己手中。
是真的相信何夕能平定天下,也相信何夕秉承自己的承诺,功成身退?
何夕更相信,固然有这样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朝廷之上,朱雄英的力量仅仅能够自保而已。
但是如果有大量降臣投奔朱雄英,双方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朱雄英为了确保自己的权位,很有可能站在变法的对立面。毕竟,当攻下南京。平定天下之后。似乎天下之间所有的压力都过去了。
大家又能回到传统的岁月静好之中,搞什么变法,搞什么科技发展?
不能不说,儒家这一套传承千年,太安逸了。已经形成了很严重的路径依赖。遇见危机的时候,是可以不择手段做出反应。但是一旦天下重新太平,很多人还是愿意回到原来的路径上去。
当然了,或许朱雄英会坚持变法的立场。但是何夕不想考验人性,他自然会功成身退,也必须功成身退。原因不在于何夕喜欢不喜欢权力。而何夕必须要看看他留下的体系,这些利益集团能不能扞卫自己的立场。
如果何夕退下去之后,不出几年就被复辟了。何夕带来的一切都打入另册了。那么何夕而今的一切都是失败的。
何夕就要准备“B”计划了。
而如果他一直在台上,是看不见这些变化的。同时,何夕也要爱护自己的名声。无他,何夕虽然不太在乎儒家道德。但是不得不承认,数百年来这些观念深入人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