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海外
“轰轰轰轰轰-------”一连串的轰鸣之声,从海船上射到了厦门岛上。
厦门中卫所城墙承受住了火炮的射击。
靖江王站在战船之上,脸色阴沉,咬着牙说道:“继续轰,放小船登陆,我就不相信了。我拿不下泉州,连区区一个千户所也拿不下来?”
靖江王轰轰烈烈的造反行动,已经走了一半了。
当然了,靖江王自己并不知道。
靖江王之前根本没有将心思放在厦门,而是放在泉州,漳州,福州等地。要知道福建平原支离破碎。都是一个沿海小盆地,其他地方是群山。
靖江王希望能占据一处盆地,在大陆站稳脚跟。
须知,靖江什么都好,就一点不好,那就是没有多少人。打仗钱多,粮多也是不行的。需要人多才行。
没有人打什么仗啊?
只是靖江王的预谋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
问题不是别的,他在泉州城下吃瘪了。
虽然靖江王发难具有突然性,但是两个原因,让靖江王失败了。
一是军纪。
靖江王的军队是什么样的军队?海盗一般的军队。
靖江王为了谋反做了很多准备,其中最多的就是练兵,怎么练兵,就是派军队出外经商,围剿海盗,进攻土人等等。海上厮混的人都是一些样的人物,都不是什么好人。
对他们来说,杀人放火都是家常便饭。
更不要说,靖江王麾下也没有高级人物给他普及军纪的意义,在他看来,只要能打胜仗,军纪差一点,也无妨吗?贱民们死就死了,算什么大事啊?
所以,靖江王一登陆,就福建沿海的老百姓都得罪光了?
而福建沿海百姓是什么样的人?
提醒一下,福清帮。
提醒一下,开海以来,福建出海的人最多。这没有之一。
提醒一下,明代大海盗,福建人最多。清代好像也是。
所以,看似不起眼的小村落,其实就是某某海盗的老家,看似某一个中年汉子,人家在海上绰号龙王。这样的事情不要太多,毕竟在海外砍砍杀杀,但是福建要安分守己。在海外没有王法,在福建没王法吗?
但是这种情况下,被靖江王打破了。
靖江王在福建沿海抢了一把,吃饱喝足了。但是也引起地方上的强烈反抗,甚至从外海归来的船只,有直接将货物扔到大海里,操家伙与他们干的。
虽然他们没有统一的计划,但奈何靖江王的作战计划,也烂得一比,靖江王但凡有一点脑子,也不会做这样为王先驱的事情。
另外就是靖江王的血脉太疏远了。
他都不是朱元璋的儿子。
要知道,北方府县对于北军摇摆不定,就是因为朱雄英的名义,朱雄英是嫡长孙,这个名义还是很能迷惑人的。让人本能的感觉,似乎南京那边继位是有问题的。
更不要说,朱雄英的监国诏书是完全合法的。
这种情况下,他们摇摆不定,才有何夕后面争取的可能。但靖江王是什么样子。
不管朱元璋的皇位传给谁?朱元璋的子孙没有死绝之前,靖江王不可能有继位的可能,朱元璋即便再老糊涂,也不可能传位给靖江王,再加上朱雄英好歹还有一个北京,作为军事重地,手头几十万大军是有的。
而靖江这个地方,往前数二十年,都是一片白地,什么都没有,怎么看都是得天下的样子。
如此一来,所有官员的选择就是很简单了。那就是奋战到死。
绝不从逆。
于是,靖江王遇见了自己最大挫折,在泉州城下战败。战败之后,他又不肯退兵,他决定占据沿海岛屿作为中转站,好让他将战事进行到底。
就选中了厦门岛。
但厦门岛守军仅仅千余人,但战斗意志也很高,毕竟这个时代大明军队还是相当有战斗力的。更不要说这个卫所的家小也都在岛上,即便是为了保全家小也要拼命战斗。
而登陆战本身就有难度的。这些年大明火器产量也是相当多的。而海战以火器为先,这一点早就确定了。甚至可以说,在对付陈友谅的时候,明军就确定这个原则,那个时候还是水战。
别的地方或许对火器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是海上还有沿海卫所对火器是来自不据。
在厦门岛上火器消耗完毕之前,他们是攻不下来的。
这个时候,靖江王得到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何夕大破唐胜宗,靖江王大喜过望,他脑子宗算是转动了一下,立即决定了,他所有军队都挂出了监国的旗号,自居北京之下。为征西大将军。
并告诉下面人,他们是又援军的,在北京。
靖江王觉得自己的想法绝妙之极,却不知道,又是一个损招。
靖江王攻打福建的时候,为了怕靖江王影响东南,南京方面已经调兵遣将的。虽然没有调集京营,但是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兵马与水师都已经集结动员起来了。
靖江王才几万人马。这三省联合围剿,根本抵挡不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