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公务员

第二十六章 戴家的绝境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2048 2024-11-21 13:02

  第二十六章 戴家的绝境

   朱元璋心目中的完美社会模型是什么样子的?

   四民各安其位,父亲做什么,儿子也要做什么。父子相承,代代相传。故而有所谓军户,匠户。船户,灶户。如是等等。

   当然了,皇帝也是要世世代代相传的。

   朝廷不需要太富有。只是维持最基本的社会秩序。让百姓自由发展。藏富于朝廷,不如藏富于百姓。

   总之,朱元璋心目之中的美好的社会模型,就是一个静态的,朝廷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能宽松的对待百姓的朝廷。朝廷百姓都各安其分,没有乞丐,没有游手好闲的堕民。

   其实,朱元璋这个想法,不能说是坏。

   即便几百年后,人们读懂朱元璋,也能看到朱元璋理想之光。

   可惜,很多事情想法是好的。落实下来。就有问题了。

   朱元璋打造这一场无形大网,其实没有海商的位置。海商与朱元璋希望稳定和谐静态的社会,简直是格格不入。

   而世界是动态的,不可能稳定在某一个时代。

   但是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他的体制是最灵活的,因为朱元璋会自己调整,也是最完备的。谁不听话,看朱元璋怎么削他。所以,洪武年间的海商面对的问题,与之后的海商不一样。

   之后的海商面对的阻力,很多时候,就是利益纷争。并不是没有货源。而是价格谈不拢。

   陆地上是有一大批人为海商,或者说海盗们服务的。只是价钱谈好,一切都好说。

   但是洪武年间,却不一样。

   这些海商是真搞不懂东西。真没有货物。

   无他,朱元璋体制,是建立在社会资源的控制之上。洪武年间,朱元璋对社会资源的控制,是后世万万不能相比的。别的不说,单单说赋税。大明赋税,是朱元璋划下截止线的。是朱元璋确定整个大明基本赋税额度。因为朱元璋觉得,大明朝廷要这么多钱,足够运行了。于是,抽某一年赋税作为定额。大明乃至到了清朝,改变都不是很大的。

   当然了,清朝大规模加税。但是加税的基础。也是在朱元璋定额上的。

   可以说,终大明一朝,人力物力最富裕的年代,就是洪武年间。永乐年间还能维持,但仅仅是维持。仁宣之际,就开始了财政危机。

   要知道洪武年间是什么样子?百战之后,满目疮痍。大明人口到底有多少?这是一个不好确定人数。因为明代官府档案是瞎扯。明代人口最多的时候,不同历史学家,有不同的说法。

   大体是一两亿,到三亿都有人说。

   但是洪武年间的人口,还是比较确定的。六千多万。这个是比较确定的人口。与大明中后期相差太大了。大明当时人都说。不在册人口,是在册人口的三倍以上。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百废待兴的底子。北方人口稀少。还没有恢复过来的盘子。结果搞出了整个大明最多的钱粮。而且百姓安居乐业。大明人都怀念洪武之政。

   就能看出来朱元璋对整个大明控制,到了什么程度。

   如果说,一粒米,一匹布都在朱元璋的控制之下,那是说谎。但是人规模物资转运,绝对在朱元璋的控制之下。再加上洪武年间,比较清廉的政治氛围。相当给力的水师。

   本来就没有额外货源,再通过这重重关卡送到海上,简直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这也造成了海外中国货物价格高涨。乃至于让安南瓷器,就成为大明瓷器的替代品,甚至号称中国瓷。但是总体上来,贸易规模集聚缩减。

   如戴家这些老海商。觉得日子根本过不下去了。

   比起当年,方国珍占据三府,大量货物成为货源。而今做的事情,简直比剃牙缝。

   而今的戴家比当初与方国珍合作的戴家,更是等而下之,再下之。如果按照历史上,他估计要等郑和下西洋结束之后,大明放弃对海洋的控制。这些海商或者说海盗才能冒头。

   那估计要几十年之后了。也不知道戴名世的孙子还在不在了。

   不,应该说从元朝传承下来的海商戴家,还存在不存在了。

   历史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转动,就让一个传承上百年的家族碾成粉末。

   戴名世或许没有这种纵横千古的眼光,也不明白,他面对的是什么。但是他很清楚戴家坚持不住了。而今是他还在。等什么时候他不在了。戴家的名头或许也就不在了。

   正是这种深沉的绝望,对现实的无能为力,甚至让他有一种想扶持方关东山再起的想法。

   他当然知道,真要这样做,戴家很有可能断子绝孙。连血脉都留不下。但是,而今这局面,戴家就能不断子绝孙吗?海商的竞争是残酷的。如果之前戴家在海上有基业,在岸上也有基业。更偏向于海商。而今只剩下海上这一点点基业,就更偏向海盗了。

   海盗之间的传承吞并是什么样子的?

   是用刀把子说话的。

   戴家基业维持不下去,就等于被人杀绝。沉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