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大将之风
傅友德并没有直接回答盛庸,而是感叹道:“叶沈越来越有大将之风了。小辈之中,我看也只有他与燕王比较成才。”
盛庸说道:“国公,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个。”
傅友德说道:“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而今,泰山崩了吗?”
盛庸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傅友德说道:“这就是你不如叶沈的地方了。叶沈分明感觉我在这里。所以他才如此谨慎。”
盛庸暗中嘀咕:“如果我现在叶沈这个位置上,我也是可以做到。”
他不觉得自己不如叶沈,只是在逆境与在顺境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逆境之中,保持心态稳定才是最厉害。
盛庸说道:“国公教训的是,只是而今洛阳的局面恐怕难以维持了。”
傅友德说道:“你去洛阳吧,主持洛阳战事,不用管别的。拖住就行了。”
盛庸说道:“那如果叶沈还是这样谨慎?不为所动怎么办?时间长了。他绝对会知道您就在这里。”
傅友德说道:“无所谓了。他知道我在这里,就不出击吗?你太小看叶沈了。说不定叶沈此刻正在跃跃欲试的。他既然想拖时间,那我也拖时间。你不要忘记一件事情。”
“快要下雨了。”
盛庸一愣,他将这一件事情给忘记了。的确,这是他一开始的计划。等黄河大水一来,即便不能冲垮浮桥,也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黄河南北之间是不能联系的。
那个时候,他们要对付的仅仅是黄河南岸的北军,而不是北军整体。
北军最大优势就是后勤上的。
盛庸说道:“那如果黄河一线守不住,山西倒戈怎么办?”
傅友德说道:“你守洛阳,我知道你在洛阳做的布置。洛阳一定能守很久。”
盛庸说道:“我需要在洛阳守多久?”
傅友德没有说话。
但是不说话,本身就代表一种表态。
盛庸等了一会儿,说道:“我明白了。我会死守洛阳。”随即行礼说道:“末将告退。”随即盛庸离开了傅友德大营,一路向西而去了。
傅友德悠悠一叹。
他何尝不着急啊。
叶沈拖着不动,各有忧虑。
从整个战线来说,不仅仅是洛阳方面有突破,其他方向都有捷报,如之前决定性的胜利暂时没有。毕竟,关中,汉中,四川,河东,这些方面胜仗有些多,吃得有些饱。
打仗也是有自己的节奏的。即便打胜仗,也需要时间修整,等后勤,收拾地方等等事情要做。不可能一战接着一战打下去,军队都受不了。而今这些军队处于一个间歇期。
只是不管怎么说,整体来说,时间并不在南京这边,而且所谓大雨也很不好说,如果一场大旱下来,到秋天都没有大雨也是很正常的。
寄希望于雨季,其实就是侥幸心理。
但是傅友德又能怎么样?
他就这一副本钱。只能一击必中,没有第二次机会了。一旦他打败了。剩下的事情就不用说了。南京朝廷很难维系下去了。
他只能不见兔子不撒鹰。
而且他也在赌,赌叶沈不可能将不想取得全功,赌叶沈不可能不想要他的项上人头。毕竟即便拿下洛阳,他这一支主力还存在。北京方面想要横扫中原,速定江淮,是不大可能的。
而傅友德内心深处,也有一种厌倦的感觉。
如果想要战争拖延下去,其实事不可为,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放弃黄河防线,防守江淮,其实也能抵挡一段时间。最少一两年。但是他不能允许自己在一个小辈面前步步后退。而且,他也想这一场大战早日结束。
百姓已经够苦了。
在这里一决胜负,胜则力挽狂澜。败则一了百了。
傅友德背过身子,看着地图,目光聚焦在荥阳一带,忽然觉得有一种宿命感。
当初汉高于项羽就是在这里对峙经年的。项羽在这里撤退之后,才一败凃地的。不知道,他的命运会是怎么样的。
-------
叶沈站在黄河南岸,他身后就是浮桥,而身前就是一片营地,就是北军的河南大营。除却骑兵之外,其他军队都在军营之中。更重要的是大量物资都通过浮桥转运过来。
叶沈自然也是担心雨季的。他甚至比傅友德更担心。
毕竟,雨季不大好说,有时候来得很晚,但是有时候来得很早,早早的,黄河就由汛情了。
黄河汛情期间,不要说船只不能渡河。连浮桥能不能使用,叶沈也不知道。他自然要在南岸储备足够的物资才敢更进一步。
除此之外,他还要验证自己的一个感觉,他感觉傅友德就在对面,只是具体在什么地方并不知道。他在等消息。各方面的消息。
对于别人,叶沈或许不会如此谨慎,但是那是傅友德啊。
他特别担心,一个不小心被傅友德抓住漏洞了。那才是前功尽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