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公务员

第一百零五章 辽东教育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2089 2024-11-21 13:02

  第一百零五章辽东教育

   今日的想法,何夕仅仅深埋在心底。根本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有与姚广孝商议。

   与信任与否无关。

   仅仅是没有必要。

   虽然说何夕确信自己要走的路,也是想要改变这个天下,必须要走的路,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道路。但是他更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他这个想法,一定是与朱元璋的想法背道而驰的。

   朱元璋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古人。

   他固然理解解释一些现代思想。但是最根本的底子还是这个时代打造的。家天下,是朱元璋不用明说的底线。他要的是一个更好的大明。而不是更好的中国。

   因为大明是朱家天下。

   这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他必须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完成布局。才能抓住朱元璋死后的机会。这是相当刺激的一件事情。何夕很明白,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明白,朱元璋在他身边安插了多少人。

   所以,忍耐,忍耐,忍耐,不要轻举妄动。

   按照朱元璋的划定的路线走。

   不要出格。

   虽然何夕知道自己的特殊性的,不到万不得已,朱元璋不会杀他的。但也是不确定的。因为朱元璋是何许人也,历史上他杀大将勋臣,哪一个不是举足轻重的。觉得不会轻易被杀的。

   不过,何夕还是决定做出一些铺垫。

   什么铺垫,就是教育,是思想。

   唯有新思想,战胜旧思想,世界才有新的出路。

   之前辽东的家底薄弱。何夕一块钱要当成两块花。一点活动资金都没有。而今,辽东也算是有一些家底了。何夕决定大办教育。

   他首先,辽东建立二十八家小学堂。自然是辽东十七卫所,再加上,沈阳,营口,旅顺,长春等十几个地方。都建立一个小学堂,招收适龄孩童读书。

   当然了,并不是全部。

   能上小学堂的人,父母最少是军官与吏员,是吃公家饭的。二十多所学校,总共的学生不超过两千人。

   一方面,是辽东人口并不多。而今不到三百万。孩子倒是不少。但是一般人家的孩子,是很难有读书的机会的。而且辽东也很难承受起更多人脱产学习的。

   这是辽东财政决定的。

   何夕再怎么下定决心,也不可能做到,毕竟钱这东西,并不是下定决心就会有的东西。

   至于小学生的教材与书籍,何夕在南京都编写过,只要重修整理一下就可以的。

   随即,又建立的沈阳工理学堂。比起太平工理学堂,沈阳工理学堂,在继承前者,矿业,冶炼的基础上,又更多有机械等科目。随即又建立旅顺海事学堂。

   而旅顺海事学堂,在造船。航海,甚至海战都有科目。

   最后是营口大学堂了。

   这个学堂,就是对应着国子监。何夕更是让杨士奇放下手中的工作,专门负责这里。

   比起,前两座学堂。营口大学堂要面对的事情更加重要。无他,何夕在南京的时候,为了回避争斗,其实很多事情都讲得很含糊。不敢挑明了说。但是在辽东,是何夕的天下,这里没有人能阻止他。

   再加上,治国理论的高地,是中国所有学术的制高点。这是中国这么多年历史传承决定的。

   是何夕无法回避的事情。

   不拿这里。很多事情都是事倍功半。这是他迟早要发起进攻的地方。

   如果说,沈阳工理学堂,旅顺海事学堂,回避了这个争斗,仅仅投身入技术方面。

   那营口大学堂就不一样了。

   营口大学堂,虽然有物理,数学,等科目。但是文科居多。比如,历史,经义。诸子百家等等。招收的都是传递的学子。或者说未来的官员。

   是未来的大本营。

   何夕有时间,就要去营口学堂讲课。

   当然了,他不会直接讲什么民主,革命。只是,很多东西也不需要刻意去讲。世界的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的。学问也是如此。对于寻常人来说,从已知推导未知,或者前置的知识,是很困难的。

   或者根本没有这样想过。

   但是对于真正的聪明人。根本不需要讲透。

   比如,何夕以唯物主义历史观讲历史,即便,何夕有意淡化了一些尖锐的东西,但依然有人能看出何夕言论背后的东西。对天命的否定,对皇帝神圣性的质疑等等。

   不得不说,朱元璋到底是读书少。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没有真真正正,安安静静,潜下心来读几年书,以至于历史上,他推广理学,其实暗中被人摆了一道。而今他支持何夕,也没有看懂何夕有些用意背后。

   甚至何夕还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让朱雄英去营口大学堂上课。

   何夕固然做出了一定掌握大明最高权力,但是他也需要一个皇帝,在何夕看来,朱雄英最合适。看上去,与之前的局面一样,不过是何夕扶持朱雄英登基上位,其实,完全不一样。

   因为主次不同。

   对于朱雄英,何夕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