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申国公的决心
当然了,蓝玉如此做,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个代价就是蓝玉的亲眷子女。
朱允炆毕竟比不上朱元璋,朱元璋对蓝玉下手狠绝,但是而今的朱允炆仅仅是想拿下蓝玉,清除政治障碍,并没有一定要杀蓝家一户口本的意思。
但是蓝玉今日的作为,蓝家的人很难活下来了。
一瞬间,朱允炆也想明白蓝玉的用意,勃然变色。他刚刚得到消息,朱元璋断气,也就这三五天的事情了。朱允炆已经在做很多准备了。而今蓝玉这话传出去,那不是屎也是屎了。
朱允炆厉声说道:“封住他的嘴。”
立即有人上去,狠狠一刀鞘打在蓝玉嘴上,将蓝玉满嘴牙都打掉了,更是拔出一把匕首,在蓝玉嘴里哗啦几下,蓝玉一张嘴,只能喷血,发出呜呜的声音,谁也听不清楚他在说些什么了。
只是朱允炆余怒未消,对身边的一个人侍卫做了一个手势。
他本来想对蓝玉明正典刑的。
此刻他改变主意了。要让蓝玉死的无声无息。否则,蓝玉在行刑的时候,搞出什么幺蛾子。可不好看了。
就这样一代国公,就这样悄无声息死在牢狱之中了。
即便如此,朱允炆也余怒未消。回去之后,下令将蓝玉子女全部处死。这才算出了一口气。
朱允炆恢复冷静之后,对丁显说道:“消息封锁不了多长时间,让申国公快些动手。”
丁显说道:“已经吩咐过去了,如果时间没有错的话,申国公动手,就在这一两日了。”
------
丁显预计的时间上错了一点。
那就是申国公邓镇还在犹豫之中。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邓镇其实非常非常想如徐达冯胜一样,作壁上观。再不济,与李景隆一样,装聋作哑。但是,谁让邓家老爷子已经不在了。而且已经死去多年了。
邓镇而今的地位,甚至是靠他那个姐夫,也就是秦王之死带来的。
机缘巧合之下,才有了坐镇北京,掌握北方兵马大权的机会。
说德不配位,有些过分了。但是,邓镇的实力与他的地位是有一些不相称的。也就是说,一旦高层有变动,邓镇而今的位置很有可能被拿下。
如果不曾尝到权力的美味,邓镇未必不能坐冷板凳,毕竟不管怎么说,邓家也是国公门第,世袭罔顾,与明同始终。安安分分作主的富贵闲人,有什么不好的?
只是邓镇在北京这几年,邓家的家产从几十万两上百万两,一跃到千万两之上,北京营造的红利,邓家从其中狠狠切了一块,并以北京的利益,交换了很多其他利益。
可以说,邓家在邓愈死后,一直衰落的趋势,这个时候得到了扭转。
而今邓家甚至有北地勋贵之首的架势。
之所以如此,虽然说勋贵们在北方的势力不少,但是勋贵们的根基还是在南京,在京师,在朝廷。很少有人专注于经营地方的。而今,也只有南洋陆家,云南沐家。
陆仲亨是不想回中原了。而沐英临死之前,也为沐家安排好了。不是别的。就是在云南深耕,不回中枢。这或许是沐英看出了将来天下不稳,想以此保全沐家血裔。
沐英对大明是绝对重臣,对朱家也是绝对忠诚的,甚至沐英都可以算做皇室的一员,除却不姓朱之外。如果让沐英为大明去死,或者为朱元璋,乃至太子,太孙去死。沐英都没有什么话可说。
但是要让沐家在朱家内斗之中消耗殆尽,乃至于血裔不存。却不是沐英所愿意看见的。
邓镇看到这样的先例,内心之中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邓家在北京扎根。从而避开竞争激烈的南京。给邓家留一亩三分地。当然了,邓镇也明白,北京的军权不会由邓家独享的。
但是邓家如果扎根北京,一定会有一定的优先权。而且北京毕竟是陪都,是都城,也应该有一些勋贵家族坐镇。
无欲则刚。邓镇有所求,自然就有所动作。
不过,邓镇可不是朱允炆的忠臣,他只是谋求最大利益。不管谁登基,他都无所谓,但是他一定要站在胜利者一方。所以邓镇想拉拢何夕。如果邓镇与何夕一起,在邓镇看来,不管谁上位,都不能忽略他们的利益。
这也是他并不是多相信朱雄英能上位的原因。
毕竟,那有将接班人送到京师之外的。
但是即便如此,邓镇依然在犹豫。在等南京的消息。
他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他必须确定局势才敢下注。不管看朱允炆如何形势大好,邓镇只是口头答应,不敢下手。原因很简单,他担心朱元璋。
朱元璋这样的人物,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能逆转形势。
不要看朱允炆胜算很大,只要朱元璋心意改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而今,邓镇终于下定了决心。
不为别的。就是蓝玉之死。
蓝玉在南京的作用,就是朱元璋虽然能够改变心意的底牌,有蓝玉在,只要朱元璋改变心意,朱雄英回到南京,就立即能就扭转局面,但是而今蓝玉被拿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