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生物 三
作为大汉除了皇帝以外第二个能再次荣誉上榜的人,赵过正在上林苑的试验田里侍弄作物。
刘彻给他在自己上林苑里划了一大块地方,还给让他自己去挑选上林苑里的人手。
上过天幕的赵过有了天幕认证的幸运光环加成,加上他要干的事情是尝试培育高产作物,所以挑选人手的时候,上林苑里的农户们都愿意被他选上。
在这个能不饿肚子就已经是天大幸事的时代,每个人也都对赵过要做的事情寄予厚望。
现在正好就是要播种的季节,赵过把目前他们常吃的五谷,不同种类的都种在不一样的田里,也准备尝试记录下来一样土地上,不同作物的成长的数据,后面有计划的对现有作物进行杂交培育。
南边的稻谷陛下也已经差人去寻找了,等弄到了他也要开始尝试用试验田培育稻谷了。
再次幸运上榜的他思索一番,还是好奇道:“请问主播,玉米是什么?”
听着像是品质极高的米,但是能入选主播试卷里的东西,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东西。
【小小记得冰箱里有,站起身,拄着杖去厨房,从冰箱里拿出一个绿油油的新鲜水果玉米,还有一个已经拨好黄澄澄真空包装好的玉米,摆在桌上。
“玉米就是这个,也叫玉蜀黍,一种原产自美洲的粮食作物。它喜温、喜光、喜湿,在高温、高湿、高光照条件下长得很快,也不怎么挑土地。”
小小剥开水果玉米的绿色叶子,又清理掉玉米穗,指甲抠下一粒水嫩嫩的玉米下来。淡黄色的新鲜玉米和旁边黄澄澄的玉米品种差别十分明显。
“这是它的种子和果实,可以煮着吃、烤着吃、炸着吃、还能晒干了磨成粉做各种饼和糕,还能榨油和做饲料,玉米棒子和杆子还能取火烧。”】
能吃、能榨油,还能晒干了磨粉长久保存,最关键的是不挑土地!
原本以为这个玉米是什么高品质的精米,但看到两个黄色棒子后还有点失落的古人们瞬间精神,一个个目不转睛看着主播手里的两个玉米棒子,恨不得伸手从天上拿下来。
手里还有主播地球仪上的地图的人,很快就找到了主播说的美洲,有南美洲和北美洲。真的很远,但是为了一个玉米去那边,对玉米还没什么了解的他们思索值不值得。
而本来就要安排三宝明年出去的朱棣就没什么顾虑了,已经把美洲那里圈出来,让三宝顺道去那边转转,看看能不能带回玉米。
明朝中后期才传入中国的玉米,在这么多直播的朝代里,也就只有康熙年间的人知道并且在吃。
不少冬天就在喝棒子面粥或者啃着干巴巴的玉米窝头的清朝百姓也是一愣,看着天幕上主播手里的两个玉米,陷入沉思。
“咱们的玉米,好像没有主播手里的那么大,玉米粒也没那么饱满紧实啊……”
有人反应过来,稻米都能叫后世培育成那么高产的品种,那玉米也肯定是培育后的。
“但是榨油……玉米怎么榨油?”
“获取,能和豆子、芝麻一样榨油?”
【“虽然现在我们的小麦和水稻产量都很高,不过玉米才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它耐旱,耐寒,耐贫瘠。在不能种小麦和水稻的地方,可以种玉米,它可以制糖,制酒精,也是我们畜牧业里的重要饲料来源。”
一手一个玉米,小小举给他们看。
“以前玉米的亩产也有几百斤,现在一亩地一般出1400斤玉米,不包括底下的玉米棒子。 我手上的两个玉米都是改良过的品种,和以前的老玉米差别很大。
左边淡黄色的水果玉米,很甜,含水量也很足,煮着吃或者炖汤喝就够好吃了;右边金黄色的糯玉米,它含淀粉量更高,更容易饱腹,口感软软糯糯,有点粘牙。”
她想了想,剪开了糯玉米的真空包装,也抠下一粒玉米,把两粒不同品种的玉米放在手上碾碎,水果玉米的瞬间爆出汁水,黏玉米水不多,像是煮软了的米面一样在她的指腹上摊开。】
亩产千斤又很好播种的主粮,就算是没改良以前,也是亩产几百斤了。
耳边是主播给的数据,眼前是两种玉米的被碾碎的质感,就算完全不知道它是什么味道,但是看主播的样子就知道这绝对差不到哪里去。
一时之间,想出海去那个美洲找玉米回来的人多了不少。
而种着玉米的康熙朝农民们,一个个也开始琢磨他们怎么才能利用手头上的玉米,培育出主播那种能亩产千斤的玉米出来。
曹魏人刘三水家住在远离都城的偏远地区,这里常年干旱,每所以给他取名都是带水的。
在这里活着,粮食不能不种,不是小米就是大豆,但是种了也不一定能全须全尾的长大。
看着天上又大又漂亮的玉米,他眼里十分羡慕。
“主播,可以让我看看玉米整颗到底长什么模样吗,我想去外面找这个玉米回家来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