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票呢?还有月票吗?
....
勤政亲贤殿里面静悄悄的。\ 同步更 新百*度搜黑*岩*谷;皇帝老子的长篇大论已经说完,可是大明朝廷的文武官员们却都一言不发。
朱皇帝的这番话似乎已经脱离了这些大明官员可以接受的范畴。这里毕竟是“万般皆低下,唯有读书高”的中国,不是讲究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可以比较容易地接受军国民体制。
其实在大明的官员和读书人看来,当今的朱大皇帝已经是穷兵黩武了!开国不过数年,就接连发动了两场对外战争,攻打朝鲜和越南。还在汉地尚未完全平定的情况下对满蒙用兵,甚至还准备和欧洲陆上霸主俄罗斯开战。如此好战,大概连汉武帝都望尘莫及吧?
在这个时代的舆论当中,汉武帝这样的积极对外扩张的君王,可不是什么明君圣主!
而且在老百姓心目当中,三教九流的地位也早就有了定数。读书人就是高人一等,列在士农工商之首,而普通兵卒本就是下九流,贩夫走卒之类的人物,怎么可能爬到读书人头上呢?
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左宗棠的湖南口音响了起来。
“皇上,如今在我大明读书人中最有影响力的《清流报》总编辑部是设在香港的,那里还是英人的地盘,朝廷的法令怕是管不到那里。”
朱济世点点头,左宗棠没有和自己唱反调,这位左大丞相虽然喜欢揽权,但是大事上面还是能同自己保持一致的。
“还是先定下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吧。左相,这个官职非常紧要,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原先的教育部尚书一职是左宗棠兼任的。但是在过去几年,大明教育部却一直在空转,除了半了几家教育学院和书院就没有做成什么事情。现在大明的新式教育其实是由朱皇帝的皇室教育集团在大力推动的。而旧式的儒学教育则由弘儒院在推动,不过主要还是靠民间私学在实行。
左宗棠思索了一下,又和坐在他对面的军事罗泽南交换了一下眼色。才道:“臣推荐军师出任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
朱济世点头,罗泽南曾经是湖南最有名的私塾先生,培养出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干材,的确是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的不二人选。
“左相所言甚合朕意。”朱济世扭头看看罗泽南,“军师可否愿意兼下这副重担?”
朱济世说的是“兼下”,意思是军师和御书房大臣的差事还是要罗泽南继续当下去的。
罗泽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冲着朱皇帝躬身一礼:“皇上,臣愿意出任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只是调教人心之事不可操之过急,三六九等早就有了定数,一夜之间,恐难有所改观。”
朱皇帝要开启军国民体制之前,已经和罗泽南吹过风了。所以罗泽南已经和左宗棠私下交换了意见,由他出任教育和国民宣传部尚书是私下议定的。
听到罗军师的表态,朱济世却轻轻摇头,他手下这帮官僚现在也找到对付皇帝老子的办法了,不是硬顶,而是阳奉阴违。面子上服从,实行的时候。凡是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情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军师,朕知道调教人心之事是欲速则不达,但是朕更晓得三人成虎的道理。用新式教育调教人心,须得二十年之功方可收效。但是用舆论宣传让国人支持朝廷的对外征战,却是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效果的。”
朱皇帝顿了下,又扭头问左宗棠:“左相,教育部收到多少助学捐纳了?”
助学捐纳就是卖爵位筹集教育经费。这事儿是教育部和各省的教育司共同主管的,所得经费都存入了教育部在汇丰银行中的一个特别帐号。
“已经有8500万元了!”
话说大明朝的有钱人还真是不少!而这帮靠海贸和工商发家的暴发户又喜欢攀比,所以捐纳爵位的阔佬还真是不少。
“唔,助学捐纳的利息就用于战争宣传经费。由教育和国民宣传部支配。左相,军师,够了么?”
这笔利息每年都超过两三百万!砸这么大笔的经费去搞宣传,的确是开了华夏有史以来的先例了。
“够了,足够了。”
左宗棠和罗泽南同声道。
两三百万银元可不是小钱。这么大笔的预算投下去,要是一点效果没有可就不好说了。而且这宣传经费怎么花,恐怕就是笔糊涂账,作为经手人的罗泽南只要能把事情办好,朱皇帝大概也不介意他从中捞上一些吧?
朱济世笑了笑,点头道:“如此甚好,那么朕以后会天天读报注意民间的舆情,包括《清流报》,朕都是要读的!朕不希望在任何一张报纸上看到有反对战争的内容!至于……那份《清流报》,军师,你如果没有办法,朕就让锦衣卫去解决。”
罗泽南容色不变地道:“皇上,可以让御书房秘书官张之万走一趟香港,相信是能够说服李宗羲的。”他顿了一下,又道,“臣还想办一张报纸,名为《士林新报》,由张之万、袁绩懋、庞钟璐三人担任总编辑,专门用来鼓吹战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