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

第2077章 摆正位置

  1982年的中秋佳节过后,秋风带着几分凉意……

   随着电影《风雨英雄》在京城热映,曹卫国出了一波名,在影视界变得炙手可热。

   而自从周永建大刀阔斧的搞改革后,他已经很少在红星轧钢厂露面,反而更多的时间出现在作协、电影厂、电视台、书画协会……这些地方。

   作协的聚会上,人声鼎沸,却又不失文人墨客特有的那份宁静。

   几张长桌旁,或坐或立的人们手中都拿着报纸,讨论声此起彼伏。

   曹卫国一出现,便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他微笑着与众人握手,随后在一张空桌旁坐下,桌上早已摆放好了几份《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头条赫然是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逝世。

   “卫国,你终于来了!”

   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记者老李。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恭喜你一战成名啊,《风雨英雄》可是现在最受欢迎的电影。”

   曹卫国谦虚道:“这主要还是剧组的功劳和所有演员的努力,我只是提供了一个剧本。”

   作家老田笑道:“卫国你能写出《风雨英雄》这么优秀的剧本,我是真的没想到,特别是那些英雄人物面对民族大义和个人命运的抉择,让人印象深刻,感人肺腑。”

   曹卫国微微一笑:“艺术源于生活,我的创作源于历史,源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我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弘扬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用心去捕捉这些时代的脉搏,用笔触去记录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让后人能够从中汲取力量。”

   作家老沈点头:“是啊,万事不离其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们看看报纸上的新闻,苏联的变化何其之大?就是因为他们的官员背离了初心……”

   随着话题的深入,讨论逐渐从苏联的社会转向了文化。

   有人提到了苏联文学的辉煌成就,如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文学巨匠的作品;也有人谈到了苏联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如《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经典着作。

   而那些文学巨匠和文学着作的根源是当时苏联的社会生活。

   可是现在的苏联,还是曾经的苏联吗?

   还能出现这样的文学着作吗?

   这值得令人深思。

   “其实,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都是文化的载体,它们跨越国界,传递着人类共同的情感与价值观。”

   “苏联文学的辉煌与衰落,对我们来说既是警醒也是启示。”

   一群文学界的精英围坐在一起,眼神中既有对过往辉煌的憧憬,也有对当前现状的忧虑。

   “同志们,我们不得不正视,苏联的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位年长的作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曾经的苏联是何等的骄傲,是社会主义的灯塔,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希望?那时的苏联,文学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日瓦戈医生》,每一部作品都是对人性、对社会深刻的探索与颂扬。”

   话音刚落,一位头发花白的女作家接过话茬,她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是啊,那时的我们,可以在文字中看到一个理想的世界,仿佛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但如今,腐败如同蛀虫般侵蚀着这个国家,官僚主义的阴影笼罩着人民,文学也未能幸免。”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继续说道:“我记得,几年前我在苏联的同学,还满怀激情地创作了一部关于工人阶级奋斗史的小说,试图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苏联的坚韧与力量。”

   “但是后来,我那个同学把作品提交给出版社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出版社的书记告诉他,这样的题材已经过时,人民需要的是更‘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

   这时,一位中年作家站了起来:“前辈们,我理解你们的感受,但我认为,正是这样的时刻,文学更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不能因为环境的改变就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

   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流,瞬间激活了整个房间的氛围。

   一位老诗人轻轻拍打着桌面,赞许道:“说得好,年轻人!文学的力量,就在于它能穿透时间的迷雾,直击人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不应忘记自己的使命,用文字记录历史,用情感触动灵魂。”

   随着讨论的深入,更多的声音加入了进来。

   有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苏联各地采风的经历,那些淳朴的民风、壮丽的自然风光,与如今的社会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人则分享了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困境与坚持,以及那些因揭露现实而遭受打压的故事;

   还有人则提出了对未来文学发展的展望和感悟,对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

   相比于昔日的老大哥,现在的中华民族可是朝气蓬勃,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冉冉升起,光芒万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