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发兵云南
“好,有胆量。”
崇祯开始有些欣赏这两个年轻商人,又道:“现在报个价吧,需要多少银子?或者折算成粮食等物资也行。”
汪平山又问道:“敢问圣上,这60万石军粮是全部从武昌仓库起运,还是可以从沿途购粮再转运至普安州?”
“这个随你们。”崇祯说道,“你们若是觉得沿途能买到足够的粮食,那就买粮,若是沿途买不到太多粮食,那么从武昌起运也可以,反正武昌的粮食是足够的。”
左良玉盘踞在武昌时,就囤了不少粮食,新军开来武昌之时又带过来不少军粮。
到现在囤积在武昌官仓里的粮食已经超过了100万石,调60万石前往普安州用于平定沙定洲之乱完全没有问题。
汪平山道:“圣上,能否容草民等先行核算?”
“没问题。”崇祯说道,“你们就在这里核算。”
汪平山和胡仁之便解下背囊,从中各取出一架精致的小算盘。
两人当着崇祯的面噼里啪啦的拨算了许久,又互相低语几句。
最后由汪平山说道:“圣上,总计需要240万两纹银,或者交付相应价值的粮食、棉布或者丝绸也行。”
“什么?”朱慈炯勃然大怒。
“转运60万石粮食,你们就敢要240万两纹银?!”
“定王殿下容禀。”汪平山镇定的道,“在三个月内将60万石粮食运到普安,240万纹银的耗费已经很低了,已经低到不能再低。”
“简直就是笑话。”朱慈炯冷笑一声说,“60万石粮食不过价值60万两纹银,你们却开口要240万两,这岂不是说把60万石粮食全部白送给你们还不够,朝廷还要倒找给你们俩180万石粮食,天底下哪儿有这等荒诞之事。”
汪平山道:“定王,账不是像你这么算的。”
胡仁之道:“一石粮食在武昌固然只卖一两纹银,但若是水路旱路千里迢迢的转运到了普安,那就不再是一石一两的价,至少得五两。”
“一石五两?”朱慈炯怒道,“普安百姓疯了吗,会买这么贵的粮食?”
汪平山说道:“所以从武昌往普安贩粮无利可图,只可贩茶、贩酒、贩棉布或者丝绸等货物才有利可图。”
朱慈炯不再说话了。
通过这件事,他对转运粮食到边境已经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崇祯笑了笑,这才对汪平山两人说道:“说定了,240万两纹银的总价,三个月之内将60万石军粮转运至普安!但是朕有话在先,若是三个月之内你们无法将60万石军粮转运到普安,朕绝不会轻饶你们。”
“草民等领旨。”汪平山和胡仁之肃然应道,“若三个月内不能将60万石军粮转运至普安州,草民等甘愿领军法。”
崇祯轻轻颔首,又问道:“可还有其他要求?”
“有。”汪平山犹豫了下,又问道,“圣上,能否先预支一部分费用?”
“草民等打算将这60万石军粮分成两部分,其中30万石从武昌起运,另外30万石则从沿途州县的粮商手中购买。”
“只是这么大宗的买卖,粮价肯定会上涨。”
“即便是按市价翻一倍,30万石粮食也需要60万两纹银。”
稍稍一顿,汪平山又道:“再加上沿途雇用粮船、纤夫以及骡马挑夫的费用,少说也得上百万两之巨,草民等实在是垫不了这么多。”
“预支没问题。”崇祯说完又对高起潜说,“高伴伴,从乱军手中缴获的丝绸、棉布以及古玩字画等财物不是还在仓库?你去清点一下,从其中拿出价值80万两的货物,再从皇家银号的户头上调40万两现银交付给汪翁和胡瓮。”
“老奴领旨。”高起潜领了旨意又对胡仁之和汪平山说,“两位请随咱家来吧。”
临出行辕前,胡仁之却忽又回头问崇祯道:“圣上,草民还有个问题,去往云南昆明的这一路上,是跟着大军一起吗?”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那是当然。”崇祯不假思索的道。
“要不然朕可不放心把粮食交给你们转运。”
“如此草民等再没有问题。”胡仁之两人跟着高起潜离开。
朱慈炯却轻叹了一声说道:“父皇,儿臣现在才知道打仗是真费银子,为了将60万石军粮转运到昆明,居然要耗费掉240万石!”
“这点耗费算个什么。”崇祯摆摆手说,“往草原或者从陆路往辽东转运军粮,那才真的叫做耗费巨大,隋唐年间,征讨高句丽之时,一石军粮转运到辽东竟然只剩一升!为保障三十万隋军作战,隋炀帝竟征调了三百万民夫!”
稍稍一顿,又道:“最后愣是把强大的大隋给活活拖垮掉。”
朱慈炯咋舌不已的道:“一石军粮转运到辽东竟只剩一升?这损耗也太高了。”
崇祯说道:“本朝往辽东转运军粮也是这般,只是后来开辟了登州海运之后,损耗才终于得以降下来,这次往昆明转运军粮主要也是走水路,要是从始至终一直走陆路,三千多里的陆路走下来,少说也得消耗掉十倍以上的军粮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