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76章 这是谁想的损招?(五更完成,跪求月票)

  建奴打仗有个习惯。

   这个习惯是女真人祖先在无数次狩猎中总结出来的精髓。

   每次作战,建奴都是会向交战区域派出一定数量散兵,而且这些散兵都是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的白甲兵。

   这些白甲兵担负着三样任务。

   一是侦察敌军情报,二是通过小规模的骚扰来疲惫敌军,第三就是对敌军实施战场信息遮断,让敌军成为瞎子以及聋子。

   比如现在,充当先锋的五十多个白甲兵早就已经撒出去。

   申初刚过,就有白甲兵回来向拜音图报告:“额真大人,前方发现大量西洋铳台。”

   “嗯?西洋铳台?还大量?”拜音图闻言明显愣了下,对西洋铳台,他当然不会陌生,事实上每个建奴将领都记忆犹新。

   当年在宁锦战线,西洋铳台可是给建奴造成很大麻烦。

   但既便宁锦战线,明军构筑的西洋铳台也是数量不多,因为这玩意的造价可是要比普通的夯土城池昂贵得多。

   当下拜音图又问:“有多少?”

   “还在数。”白甲兵沉声道,“估计得有上百个。”

   “你说啥?”拜音图闻言傻在那里,鳌拜、祖泽润、高第等人也是面面相觑,上百个西洋铳台?有没有搞错?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个?

   好半晌后,拜音图才终于回过神来:“去船上,看看是怎么回事。”

   ……

   崇祯搭乘着水师的一艘鸟船,顺着会通河往北前出将近两千米。

   这个位置,距离徐州防线(半径2880米)的外缘还有一千多米,按崇祯的意思是还要再往前一千米,到防线边缘部。

   但是郑鸿逵死活不肯再往前。

   崇祯也就没有继续逼迫郑鸿逵。

   郑鸿逵也是一片好意,不能让臣子太过为难。

   明军的鸟船有一大两小三根桅杆,中间的主桅杆足足有24米高。

   在接近20米的高度上有一个望斗,哨兵可以站在上面观察敌情。

   郑鸿逵还想阻拦崇祯,但是崇祯这次没有理会,不仅自己爬到20米高的望斗,还把朱慈烺和朱慈炯哥俩带上去。

   父子三人挤在望斗里,就显得逼仄。

   王承恩、高起潜几个太监守在下面,急得不行。

   但是朱慈烺和朱慈炯哥俩却很兴奋,这跟以前住在皇宫里的生活体验完全不同,他们更喜欢眼前这样的战斗体验。

   小哥俩只能凭肉眼观察。

   但是崇祯却有一架望远镜。

   拉开望远镜,调校好焦距,崇祯很快就发现了沿着运河东岸开过来的建奴大军,密密麻麻的几乎把运河东岸都给铺满。

   一万人的军队就这么大一片。

   十万人的军队简直就无法想象。

   朱慈烺和朱慈炯也已经变了脸色。

   小哥俩都担心外围明军守不住铳台。

   “父皇,为什么不把鸟铳和虎蹲炮集中到外围呢?”朱慈炯忍不住问道,“每个铳台只有20支鸟铳,2门虎蹲炮,能守得住吗?”

   崇祯当即反问朱慈炯:“那你觉得多少门虎蹲炮、多少支鸟铳,才能确保守住外围的铳台?”

   “啊这……”朱慈炯哑然。

   朱慈烺道:“多少门虎蹲炮、多少支鸟铳都守不住。”

   “烺儿说的对。”崇祯说道,“如果只有一两个铳台,无论有多少门虎蹲炮、多少支鸟铳都守不住,父皇打造的这个防线,关键不在于单个铳台,而在于前后十五重圆、总共五百多个铳台的饱和防御,你如果将大量的虎蹲炮和鸟铳集中到外围的铳台,那么后面的铳台不就成了摆设,整个防线不就废了么。”

   “可以先集中到外围打一轮。”朱慈炯还是不服气,“等到第一重铳台失守,再把虎蹲炮以及鸟铳快速转移到第二重铳台,这样一来不就可以做到两全齐美了?既可以保证外围铳台有足够的火器,也不会让后面的其他铳台不会成为摆设。”

   崇祯摇头:“你这想法不错,但前提是能够退得回来。”

   “这有什么难?”朱慈炯道,“虎蹲炮也不过几十斤。”

   崇祯也没跟儿子争,笑着说咱们拭目以待。

   教育熊孩子还得拿事实说话。

   ……

   “这是什么造型?”

   运河另一端的拜音图也懵掉。

   此时的拜音图也爬到了一艘鸟船的望斗上。

   建奴也是有水师,孔有德他们三个带去的。

   “固山额真大人,给我看看。”鳌拜有些急。

   “还给你。”拜音图便把望远镜交还给鳌拜。

   鳌拜接过望远镜,只看了一眼就倒吸一口冷气。

   “这么多?怕不得几百个吧?不过这铳台有点小。”

   “是不大,每个铳台的明军也不多,跟明军在宁远、锦州修建的铳台完全不同,但是鳌拜你发现没有,这些西洋铳台是按照一定的方位排列的。”

   “还真是。”鳌拜神情一凛,沉声道,“难道是诸葛亮的八阵图?”

   祖泽润和高第留在下面甲板,听到鳌拜说八阵图,都是一脸鄙夷,心说这些个女真人也真是让人无语,真把三国演义当成兵书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