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第七十八章 选官

  除白藤江以南的南策州,两府共计五州、二十五县归附。只可惜红河三角洲精华大半在江南,江北看着地方大,却多是山区,只有沿江、沿海一带人口比较稠密。

   朱由榔对这个大礼包还算满意,至少比滇西南的茫茫大山好得多。粗略估计,这两府的经济体量,不比元江和临安差多少。

   而且这两府是和平交接,当地人口没有严重流失,社会秩序没有受到大的破坏,生产很快就可以恢复。

   那些有背景的大官绅地主比较惜命,提前收到消息,携眷南逃。朱由榔觉得这些毒瘤全部跑去南边,继续祸害郑柞,是件好事情。打扫干净屋子才好请客。

   有些消息不太灵通,或者实在太远,没来得及过江的官绅,明军也全部给予放行,礼送出境。

   总的来说,各州县在民政方面处于底子还行,指挥失灵的半瘫痪状态。府和州一级严重缺少官员,县一级也有三成没有主官,主簿、教谕、典史和巡检之类的低级官吏缺额也很多。

   尤其是各地巡检,他们认为自己是军事部门,无论官员胥吏,能跑的都跑了。

   留守岗位的那些县级小官,能力参差不齐。按朱由榔的标准,大多数都是严重偏科的八股型人才,适合去做中文系教授,而不是当官。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要打造一个稳固的后方,没有靠谱的地方官不行。从云南带来的人都是大老粗,民政人才上哪去找呢?

   刚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

   陈安德之前去顺化召集朱舜水的门生,终于有了效果。一百多名立志报效朝廷的年轻人,绕过阮氏层层阻挠,克服重重困难,乘船北上,千里迢迢赶到志灵县。

   这批海归人士到来,让朱由榔非常兴奋,暗想终于有新鲜血液加入了。

   只是两府刚归附,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异常复杂。这些十七八岁的半大小伙,是否能堪大任,他还有些顾虑。

   经过一番思虑,朱由榔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在安南开恩科,纳士招贤。

   连李自成都懂用科举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堂堂大明皇帝就比他笨?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在两府五州引起轰动,连本地土着中,都有不少底层读书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大明天子五战连捷,有中兴之像,当大明的从龙官,不比当郑柞的走狗有面子?

   据说这次还是大明天子亲自指挥,亲自主持,亲自督考,只要考上就是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前途无量。

   时不我待,说干就干。

   永历十四年科举考试在三月下旬公布,四月下旬就开考。这个速度让很多偏远山区的学子措手不及,总算志灵县交通便利,各地学子可以坐船而来,才堪堪赶上。

   可当他们看到题目时,都傻了眼,这考的都是什么玩意?

   第一场就跳过经义,直接考策论,题目是“论税率高低对生产发展和国家收入的影响”,这道题让很多人掉进坑里。大部分考生都是一根筋,答的都是税率低百姓幸福,税率高国库丰盈之类的车轱辘话。

   第一场还算好的,策论在以前的科举考试都有,只能说题目有些偏,让人不太适应。接下来的考试就让人犯难了。

   第二场试纸密密麻麻,总共有五十道题,律法、断案、税收、风土地理无所不包,连两兄弟争家产该怎么判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有。

   考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在钻研经义,对实务不太了解,更没有机会去实践,很多题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不少人想拂袖而去,又有点不太甘心,来都来了,至少也考完吧。

   第三场更让人难堪,很多人都想中途弃考,但军营大门紧闭,主考官一脸凶相,据说还是开山营主帅雷朝圣。谁敢去触这个霉头?

   他们被带到军营校场,先考射箭,再考体能。

   九成以上考生在射击环节大出洋相,连续五箭脱靶者大有人在,有些人连弓弦都拉不开。

   体能测试看起来很简单,实则非常折磨人。军营较场每圈五百步,考生要连续跑十圈,把这些文弱书生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晕倒了好几个。

   雷朝圣看得直摇头,就这些少爷兵,怎么跟着部队北伐?圣人言,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他自己是文武全才,自然觉得读书人就应该熟悉弓马才对。

   朱由榔向他透露,未来将会在各营设立参谋部,以襄赞军务。以前幕僚一类的参谋官,都会得到正式任命,不再是总兵官的私人助理。

   雷朝圣睁大眼睛看着这些学子,监督得异常苛刻,谁也不想未来的下属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软蛋。

   一天下来,两百多名考生筋疲力尽,累得连路都快走不动。心里都在懊悔,为什么要来吃第一道螃蟹。

   朱由榔连夜阅卷,两百多份卷子看到深夜才看完。发现“留洋”回来的年轻人成绩都不错,比本地土着强很多。

   朱舜水是当世大儒,对科举考试却不屑一顾,清兵入关后,更认为死读书不能救国,这些年一直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他的学生都比较注重实务和实践,考得好就不奇怪了。

   “朱之瑜真是国家栋梁,你怎么没把他截住呢?”朱由榔一脸惋惜,责备道。

   陈安德一脸无辜,不知道该不该反驳。朱舜水在永历十三年就接到鲁王邀请,返回舟山群岛协助张煌言抗清。

   他奉命赶到顺化时,朱舜水已经乘船出发。大海茫茫,让他去哪里截船?不敢发牢骚,只好在心里暗想:“谁让你不早点来?”

   除了朱舜水,因晚来一步而痛失的英才还有凌海将军陈奇策和虎贲将军王兴。

   陈奇策和王兴都是两广着名的抗清将领,对永历朝廷忠心耿耿。李定国南下广东时,他们领水师数万相助,比郑成功靠谱多了。李定国败走后,两人辗转各地,分头抗清。

   永历十三年春天,陈奇策在广西上思州募兵,是年饥荒,清高州总兵栗养志率大军围攻,陈奇策部众战死无数,本人生死不知。

   永历十三年夏天,王兴在广东台州老家坚守,已被围攻多年。粮草殆尽下,他命令属下自行投降,自己和家人引火雷自焚殉国。

   “如果能早来一步就好了……”

   朱由榔常在深夜惋惜不已,用此来督促自己不能懈怠,绝不能让忠贞之士继续流血牺牲。

  喜欢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请大家收藏:(kongyunge.net)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