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第二十二章 火枪

  朱由榔精心安排的宣传秀很成功,几个土司回过神后,立即回到大营指挥士兵加快拔营速度。

   明军几乎没有休整,大部队紧追溃兵,翻过布岭继续向蛮莫推进。

   布岭关到蛮莫有六七十里路,必须要抓紧时间出发。而且,他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击败蛮莫来的援军。

   永昌收复战中,吴三桂安排的空城计给朱由榔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战后他向李定国多次请教,清军是怎么知道我方准确进攻时间的。

   得到倾囊讲解后,他很快把计算方法和商业博弈结合起来,发现两者有很多共通之处。

   总的来说,就是要站在敌人的角度考虑操作成本、时间成本和收益。

   对思线来说,大举增援布岭关,御敌于境外,显然收益最大,成本最小。

   朱由榔的计划就是要在野外吃掉敌方有生力量,这样比打攻坚战要划算些。

   和他设想的差不多,在思线严厉督促下,他的几个儿孙用一天的时间,就凑齐了六千青壮,并在这天凌晨离开蛮莫,增援布岭。

   两军相遇的地点,几乎就在蛮莫到布岭的中间位置。

   这是大盈江河谷的狭窄处,一边临江,一边临山,中间适合厮杀的通道只有五六百米宽。

   缅军主将是思线的四儿子思推,他因为性格比较沉稳,被推上了这个位置。

   当他从溃兵口中得知明军已经攻陷布岭,吓了一大跳,想返回蛮莫,却发现明军追兵已跟了上来,只好靠着河流摆下防御阵线。

   “这个蛮莫土司实力很强啊。”

   朱由榔大概数了数,发现对方士兵数量,比自己预想的整整多了一倍,其中一千多还是火枪兵。

   靳统武对这种大量火枪、刀盾、长枪混编的部队感到很头疼。

   和弓箭不同,火绳枪这种傻大黑粗的武器射击速度很慢,威力却大得惊人。

   普通士兵只要穿上皮甲,甚至棉甲,就能抵御大部分弓箭的远距离伤害。如果外面再套上铁甲,甚至能免疫绝大部分弓箭的近距离直射。

   但即使是最勇猛的将领,穿上最坚固的铁甲,也无法抵御火枪一击。只要近距离被打中就是一个大洞,被打中躯干的话,甚至都无法施救,只能在惨叫中死亡。

   这样狭窄而又平坦的地形,无论是迂回包抄,还是埋伏偷袭都没有施展的空间。

   想要快速结束战斗,最好是用大量骑兵冲击,但明军并没有大量骑兵。

   用步兵冲锋不是不行,但伤亡会有点大。

   火枪有效射程二十丈,在冲锋时间内,他们每人只需要打出一枪,那就是一两百条人命。两枪的话……

   这个算术题,靳统武计算过很多次,今天忍不住又掰手指重新算了一遍。

   “都是百战精兵啊,真不想把血流在这穷乡僻壤。”

   想到这一点,他忍不住有点心痛。

   朱、靳、吴三人商议了一阵,还是想不出减少伤亡的完美方法。

   朱由榔提出排队枪毙的战术,被靳统武否决了。

   明军火枪比对方少得多,而且很多士兵并没有操作经验,直接拼枪显然没有优势。与其这样消耗,还不如让士兵们直接冲上去算了。

   “打仗怎么能不死人,总不能在这里扎营吧?”

   吴三省听得烦闷,忍不住拿起长弓,策马冲到对方阵前四十丈处,下马向天射了一箭。

   “啊……”

   半息之后,对方阵中隐约传来一声惨叫。

   他心中一乐,连续又向敌方抛射了好几箭。到第五箭时,又听到一声惨叫。

   啪…啪啪……

   有几个缅军火枪手忍不住向吴三省开火。

   “不要开火,不要开火!”

   思推连忙阻止手下士兵私自开枪。

   火绳枪精度不高,二十丈有效距离内,都要靠齐射造成面杀伤,才具有威力。四十丈根本没办法瞄准,天知道子弹飞哪里去了。

   吴三省悠闲地射了十多箭,直到感觉肩膀有点酸,才回到阵中点了几个臂力好的弓箭手,继续上前抛射。

   那几个弓箭手臂力略差,但也造成了一些战果。

   缅军还是没开枪。

   “这些土兵很多都没穿盔甲,”朱由榔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

   靳统武补充道:“甚至连皮甲都没穿。”

   他们觉得这支部队不像军阀武装,更像崇祯朝时期到处流窜的农民起义军。前排士兵装备精良,手持昂贵的火绳枪。后排部队却穷得连皮甲都没有。

   他们没想到,除了前面两千是常备军,后面的四千多,一天前还是种地的农奴。他们一辈子都没上过战场,配皮甲来做什么。

   “那多派几队弓箭手上去?”吴三省提议道。

   朱由榔想了一下,改进了这个建议。

   “一次不要派太多,每轮增加几个人,看他们什么时候开枪。”

   “注意骑兵,他们敢上来骚扰就粘住,最好是能跟着他们屁股杀过去,”靳统武补充道。

   于是下一波明军派出了十个弓箭手,继续试探。得到缅军不会开枪的反馈后,下一波增加到了二十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