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六十年代的客机
难道真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回燕京?
一想到那场景就打了个寒颤,打死他都不愿意再上那种塞满了“沙丁人”的铁皮罐头。
而且还是起点站到终点站,那得熬多久啊!
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还得想办法。
刚好这会又来了别的客人买票,许大茂看得真切,心中一动已经有了计较,便出了大厅,站在门外候着。
眼看着那人领了票,又领了个登机牌,准备去航站楼,许大茂过去跟他打商量,提出5块钱把他的介绍信买来。
那人是去魔都出差的,虽然买了票,但还得回来,介绍信还有用,不能卖。
许大茂只得在门外等着,看有人买了票便上前搭讪。
轮到第三个人终于成功,那人买完机票,介绍信就没用了,便同意卖给他。
出售票厅找个地方坐下,背靠着墙,一会就进入了梦境。
一出现在客厅就立马出门,在街上找了一家文印店。
直接用介绍信原件扫描,把手填的文字和印章去掉,再用相同规格的纸打印。
特地让印了10张留着以后备用,免得要去现开。
印完又找个雕章的店铺,按介绍信上的图样刻了两个章,往上一盖。
再拿黑色钢笔一填,搞定。
那刻章的老师傅在一边看着奇怪,问道:“老板,你这是干嘛用的,没听说过现在买机票还要介绍信的,而且日期还填的66年。”
许大茂拿出两张介绍信比对了一下,也就纸张颜色稍微不一样,内容不一样,其他的完全没什么区别,足以以假乱真。
“拍年代剧的剧组用的,谢了啊。不过我还得把它做旧点,不然看着不像。”
说着轻轻揉搓了一阵,又折出一道痕迹来。
那老师傅竖起大拇指:“您可真够仔细的,这种细节都一丝不苟,那剧一准差不到哪儿去,叫啥名,我以后瞜瞜。”
叫啥名呢?既然是四合院,里边又住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孩子......
这货信口胡诌道:“那部剧就叫《情满四合院》。”
那老师傅还在那兀自点头,自言自语道:“这名字不错,一听就是咱们老燕京的胡同味儿。”
许大茂也没心思跟他侃,交了钱直接走人。
离家近三个月,许大茂已是归心似箭,迅速找地方脱离了梦境。
“同志,同志,这里是不能睡觉的。”
许大茂被人拍醒,一看是个机场的工作人员。
二次来到售票台,那个美女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
许大茂讪讪一笑,“同志,我的介绍信其实没丢,您看看。”
说着掏出工作介绍信和假造的飞机票介绍信,一起递了过去。
他脸上云淡风轻,眼睛却盯着那美女,心里有点打鼓。
这尼玛万一被发现了,会不会被抓起来。
不过那售票员只是扫了一眼介绍信,根本没发现什么端倪。
“没丢就好,不然可得耽误好几天了。广州到燕京是吗,72元。”
过关了,不愧是我!
不过机票价格是真的贵,而且根本不存在打折,明码实价。
交钱领票,又领了个手工填写的登机牌,去航站楼等飞机。
等了三个多小时,可以登机了,许大茂和其他乘客一起,步行去停机坪。
这时候的飞机不大,座椅宽敞舒适,总共40多个座位,上座率却只有一半。
漂亮的空姐穿着绿色制服,戴着袖箍,给乘客发放巧克力和口香糖,如果想抽烟,还可以获赠一包五支装的中华烟。
飞机缓缓启动,开始向前滑行,马上要起飞了。
许大茂前世去三亚来去都是坐飞机,根本不慌。
过道对面那个人看样子就慌得不行,身体紧绷,一个劲地吞口水。
空姐提醒大家可以嚼口香糖来缓解压耳症状,等飞机变得平稳了,就开始表演节目——朗诵红色文章,唱红歌。
表演完又推着小车依次询问乘客想喝什么。
推车上居然还有茅台,许大茂要了一杯,又从空间里拿出花生米,小酌起来。
突然想起那封信,便拿出来展开。
只见第一排写着“徐弛老友:近安。”
下面是正文,开头叙旧,说着解放前两人因为同处钢铁行业而相识相处的一些旧事。
接着话锋一转,谈起这场运动来,毕竟娄家这次根本没吃什么苦头,故此言语间并无怨气,只是提醒徐部长要小心谨慎,尽量自保。
接下来就是展现自己作为华夏人的一片拳拳爱国之心。
大概意思就是当运动结束之后,华夏肯定是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尖端技术。
他身处香江,可以作为连接外国和华夏的一根纽带,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机器他能想办法弄来。
结尾又说港岛有风水大师曾预测十年后华夏会有一场大的天灾,或许是地龙翻身。
但此事虚无缥缈,非唯物主义者所能接受,信便信,不信便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