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逍遥初唐

第562章 一物降一物

逍遥初唐 扬镳 1998 2024-11-21 13:51

  说到立太子这个事儿,虽然李世民登基当天,就立了长子为太子,但这更多的是因为当时的情况考量,实则在他的心中,并没有一定要立长子为太子的执念。因为他自己就不是长子,他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当年也就不会造反了。

   在他的心里,太子,必得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至少不能比他差,若不然,他打下的江山,创造的功绩,都会变成梦幻泡影,什么也留不下来。

   而眼下,李承乾与李泰,显然都达不到这个标准。李牧倒是非常不错,只可惜,他没有那个资格。

   送走了吓得不轻的长孙无忌,李世民又把杨妃叫了过来。虽然她不会说话,但看着这张跟王鸥八成相似的脸,还是能给李世民带来片刻的安宁。夕阳照在杨妃的脸上,显得愈发光彩照人,李世民舒心地笑了,抿了口酒,思绪又不知飞到了哪儿去。

   ……

   旨意自中书省下发,很快三省六部就都接到了消息。

   皇帝下旨,设獬豸院,专司修法。獬豸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它的这只角可不得了,能辨善恶忠奸,能分是非曲直。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有个叫壬里国的臣子,与另一位叫中里缴的臣子打了三年官司。因为案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獬豸去听他二人自读诉状。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獬豸没有什么表示,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公判决壬里国胜诉。

   自三皇五帝以来,獬豸就是中国律法的象征。有些朝代,甚至御史穿着的衣服,都会绣上獬豸的图案。因此,李世民用獬豸来命名修法的衙门,是非常合乎情理,且妥帖的安排。

   与之前传说中的一样,獬豸院的院正,是御史大夫魏征兼任。魏征名声在外,这个安排也没有人有异议。但旨意的后半段,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此次修法是一件大事,并不是一个衙门就能够定夺的,也不是几个大臣商议一下就能决定的。除了魏征做院正之外,还需要很多人手。圣旨中说的是,招募饱学之士,逐条研究律令。这饱学之士,从哪儿来?有如何界定呢?

   山东士族激动了,要说饱学之士,少得了山东士族么?就算按比例选,也得是他们占优。

   李牧不是要修法么?修法,必须得通过獬豸院吧?到时候就让他看看,他想要修改的政令,一条都通不过是什么滋味。

   不过,他们的幻想仅仅存在了一个上午就宣告结束,因为今日早间,李牧又去上朝了。下午传出消息,李牧认为魏征选人有失偏颇,必定做不到公正,提出自己做獬豸院的副院正予以监督,引起大乱。李牧在两仪殿当中,与三省六部共计十八人辩论,无人是其对手。眼看着兵败如山倒,魏征站了出来,以不用祖望超过万人的学士参与修法,换取了李牧不插手獬豸院。李牧兀自还不同意,最后还是皇帝干涉,才把事情定了下来。

   最后魏征提出的方案破产,李牧也没有得逞,此事便告一段落,傍晚时分,宫中再传出旨意。着令原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二,许敬宗,褚亮,填补獬豸院院丞,监丞,奉命于崇文馆,弘文馆中招募学士,以充獬豸院。

   许敬宗和褚亮的名字,顿时成为了焦点。

   有人对此二人了解,但也有人对此二人不了解。不过次日,所有人都知道此二人的生平了,因为大唐日报加刊了一版,特别介绍了这两个人。隐去了不堪,着重介绍了此二人的博学,以及履历。

   二人均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也都是李世民登基之后册封的弘文馆学士,稍有不同的是,褚亮在前朝便素有贤名,而且年岁长,德高望重。他曾受李世民的特邀,成立文学馆,蓄养文士,在十八学士之中,也是位居上游。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因其年岁,处于半休养的状态,只有在李世民有事情需要询问的时候,才会入宫讲解,属于顾问型的人物。他有一个儿子,名褚遂良,如今也做了起居舍人,书法见长,虽不及欧阳询和虞世南的名声,却也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了。李世民请他出山做主薄,虽官职低,但主薄即掌印,没有印信,任何律条都不能施行,意味不言而喻。这个只忠心于帝王的人,必然会执行皇帝的意志,也就断绝了各方势力想要暗度陈仓做点事情的念头了。

   而许敬宗,他的上位,坊间传闻与魏征脱不了干系。许敬宗的年纪要比褚亮小很多,在秦王府的十八学士之中,他算是位居末流。而且他的事情,不少人都知道,对他的德行不齿。按说这个‘美差’是轮不到他的,为何偏偏选中他,且他的官职还要比他的老前辈褚亮更高,坊间议论,这都是源自于他跟魏征的交情。

   早年间,许敬宗自宇文化及处逃出,奔了瓦岗寨,与魏征一起当过文书。甚至,有好事者深挖,许敬宗的侄子许继,如今在内务府混得风生水起,也是得了魏征的帮衬,才得以进入大唐技校学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