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进入喜丰公司已经有两年时间,一入职便是分厂副厂长,三个月升任分厂的厂长,第二年调回总部的行政部门,现在已经是部门总监。
其他同事只能眼红嫉妒,私底下腹诽两句,却没人敢对丁伟的快速升迁提出质疑。
人家以前是央企的处级干部,行政级别约等于县长,之后又读了复旦MBA班,是宋维扬亲自教出来的学生。资历、能力、学历和关系背景都很硬,他不升职谁升职?现在更是被任命为罐头事业部负责人。
当天下午,宋维扬再次召开高层会议。
丁伟来到会议室才发现,到场的都是各产品事业部经理。所谓的纯净水事业部、冰茶事业部,其实是为了听上去好记又好理解,真正的划分是茶饮料部、水饮料部、碳酸饮料部等等。
“老丁,你说董事长是啥意思?我负责的碳酸饮料部,现在就一款可乐,完全没必要独立出来啊。”李建全也是复旦MBA班毕业的,跟丁伟关系比较好。
彭涛则是以前罐头厂的老员工,被调去陕省分厂做过厂长,之后专门负责桶装纯净水的市场拓展。他笑道:“李总啊,你的碳酸饮料部只有一个产品,我的水饮料部也差不多啊,只有一款纯净水。”
李建全道:“不一样,纯净水还分桶装和瓶装,甚至在各地设有水厂和水站。”
“都别瞎猜了,看董事长怎么说吧。”说话的是茶饮料部经理常伟光。此人原本是茶叶厂的车间主任,由于能力出众,茶叶厂被喜丰收购之后,他一路升职为生产部经理。
至于方便面和饼干事业部负责人,则是原盛海益民四厂的副厂长钟良。他属于国企领导,益民四厂被兼并后,钟良可以选择调去其他国企,甚至可以跑关系调去政府部门。但他却选择留下来,跟随益民四厂一起加入喜丰,并迅速展露出极强的能力,跟他以前在国企任职时判若两人。
会议时间还没到,几人一边聊着正事,一边瞎球扯淡。
突然,会议室进来个30岁出头的青年,面孔比较陌生,众人纷纷猜测其身份。
李建全出声问道:“朋友,你负责哪个事业部?”
青年说:“我叫张家成,刚刚担任喜丰的CTO,职务相当于总工程师。”
张家成以前是容平轻化工学院的讲师,三年前已经升级为副教授,历任喜丰公司赞助的轻化工学院“食品工程研发中心”副主任、主任。再熬几年,他就能当正牌教授了,但张家成却选择辞职,出任喜丰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董事长,杨总!”
宋维扬和杨信一起走进会议室,与会者纷纷起身问候。
“都坐,”宋维扬招呼大家坐下,寒暄几句,等会议助理把资料发下去,便直奔主题道,“我知道,在座的诸位,肯定对产品事业部划分太细有所疑虑。杨总也建议我把产品部门,只划为食品事业部和饮料事业部。但我自有考虑,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基于现在国内特殊的市场环境。”
特殊的市场环境?
众人不明其意。
宋维扬自己解释道:“现在国内市场是什么情况?经济不景气,外销无力,内需不足,库存积压非常严重,大量食品饮料公司倒闭!我们喜丰也很困难,除了纯净水和罐头的销售额逆市增长外,其他产品销量都在下滑。”
所以,这跟细分产品事业部有什么关系?不是该缩减行政开支吗?怎么还把摊子铺大了?
宋维扬微笑道:“现在国内的食品饮料公司,健力宝属于龙头老大,我们是万年老二。但是,健力宝因为股权不明晰,政府和厂长关系恶劣,业绩下滑很快,被我们超过是迟早的事情。现在健力宝在业务收缩,哇哈哈也在业务收缩,但喜丰不能收缩。我认为,经济环境越不好,我们越应该抢占市场份额。等到上市,我们手里就有钱了,预计从今年底开始大肆收编同行企业!”
李建全问道:“也即是说,我主管的碳酸饮料事业部,除了做可乐,以后还要收编汽水厂做汽水?”
宋维扬道:“可口和百事有雪碧、芬达、七喜、美年达,我们为什么不做同类产品?以后,你的碳酸饮料事业部,就专门跟可口百事对着干!多多开发碳酸饮料种类!这位张家成教授,现在是喜丰的总工程师,他已经弄出好几种碳酸饮料配方,这些年一直攒着没使用而已。”
彭涛突然举手:“董事长,我负责水饮料事业部。我有个疑惑,如果喜丰推出苏打水,是该定性为水饮料还是碳酸饮料?”
“你们自己商量。”宋维扬笑道。
“啊?”李建全和彭涛顿时傻眼。
宋维扬说:“事业部制的关键,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总部设有战略管理中心、财务控制中心、人事管理中心、经营协调中心。这经营协调中心,就是对各产品事业部进行协调的。各产品事业部之间,禁止内耗,有了分歧你们自己协商,协商不定就交给总部来协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