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苏丹介绍后,墨云和丁兆勇才明白引水工程主体在熊背梁以外,熊背梁虽然工程量不小,但是机械施工并没有投入多少人力,水渠是三四万官兵配合几千人的施工队伍共同奋战的成果,人力投入极大。引水渠大多为明渠,小花之所以驾车走了几公里山间小路,就是因为从这里改为暗渠,引水渠距离公路近了可能有人截留,陈苏丹多少有点提醒两人,联盟军考虑收回熊背梁之前,需考虑这条引水渠的价值,给予直属集团军补偿。
两千年前的那场大战打的极为惨烈,战后南部地区几乎没有平民生活,西南水力资源丰富,是国家联盟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基地,如果大战爆发,南部地区很可能成为主战场,因此几乎鲜有民众回迁,国家联盟也不鼓励民众回迁。丁兆勇看着远方层层叠叠的山脉,不禁感慨道:“这个引水工程只有王司令才能完成,这和投入的资金量关系不大,不是有钱就可以完成的工程,有胆量接这个工程的施工队伍没几家,没有王司令以身作则,与官兵同甘共苦,工程绝不会在不到两年内完成。”
墨云道:“但凡在熊背梁执行过勤务的官兵无一不盼望解决熊背梁水源短缺的困难,历任长官都给上级递交过申请报告,联盟军组织过无数次调研,但最终均告无疾而终,在人力物力困难面前告吹。我到现在还记得,最大的难题是有两座山水渠难以穿越,开凿山洞的话超过十公里,出了山洞就是二百多米长高达几十米高的深谷,真想去现场看看。”
墨云说的地方陈苏丹知道,不过她也是事后听说,陈苏丹道:“别说那个地方去一趟很不容易,就算很方便我也劝元帅别去看,因为引水渠没有十几公里的山洞穿山而过,也没有高达二三百米的凌空渡槽,到了现场只能落个失望而归。据我所知,引水工程开凿的山洞大大小小一百多,最长的山洞四公里出头,渡槽也有不少,但没有超过十米的渡槽,以三五米高的渡槽居多,整个引水工程没有什么宏伟壮观的地方,总长二百三十公里的引水渠建成后硬是超过三百五十公里。”
听了陈苏丹的话墨云顿时就明白了,引水渠如同修建盘山公路一般,遇见难以逾越的高山峡谷便设法绕行,他记得当时这两座山根本绕不过去,看来还是勘探设计单位照搬前辈的资料,没有深入实地勘探。回去的路上,陈苏丹道:“这条引水渠其实现在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熊背梁水厂目前已经使用清江水,农田灌溉也是清江水,保留引水渠主要是为了给熊背梁多个水源,另外引水渠沿途途经地段有人已经习惯守着引水渠生活。”
三人和小花汇合后,在农家小院喝了会儿茶,和一对来自川江的夫妇聊了聊,夫妇俩有个儿子在直属集团军任少校营副,夫妻俩属于较早便随着儿子前往云兰生活的川江人,儿媳是云兰本地人。如今儿媳带着孙子在熊背梁生活,夫妻俩因思念孙子,两年前从云兰转至熊背梁,被安排在此看护引水渠,儿子儿媳过段时间带着孙子来此地住两三天共享天伦,生活倒也安稳。
眼见快到饭点,陈苏丹谢绝两人邀请,四人告别夫妻俩返回熊背梁,途径检查站依旧下车接受检查,就在附近找了个饭店用午餐,墨云惊讶的发现,检查站附近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上规模的城镇。墨云依稀记得原来检查站占地面积近一平方公里,只有一条主干道经过,如今距离检查站还有五公里便分出许多岔路,足有二十个检查站,不是路标的话很容易迷路。
通过检查站后依据地势建了许多酒店饭店充能站,过往客货车辆根据需要只需沿路标行驶即可,进入饭店后小花点餐,陈苏丹与墨云两人闲聊,话题自然围绕这些饭店检查站和充能站。小花点餐后回来给墨云两人亮耳朵发牢骚,陈苏丹不好说什么,她一个下人没什么顾虑,每次进出熊背梁都耽误十几分钟时间,小花当然有牢骚,陈苏丹昨晚本就与罗家业商定山南要第五方面军的番号,自然放任小花。
小花的牢骚并不是没道理,她首先列举数据,拥有通行证免检的车辆通过这一路段平均用时大约六分钟,小型车辆只通过检查站平均用时为二十二分钟,一是绕路,二是速度慢,检查其实不到五分钟。大型客货车辆用时平均为二十八分钟,如果需要进入充能站充能,小车增加四分钟半,大车约七分钟,在此地用餐的平均用时一小时左右,充能和用餐比其它地方用时还短。
小花调侃直属集团军身为熊背梁驻军,自己人竟然检查自己人,身为检查站却没有颁发通行证的权利,仅有的一百多台拥有通行证的车辆还是为了给友军运送农副产品所需,直属集团军司令部仅有三台车辆拥有通行证。今早邢凯故意给小花换了台没有通行证的小车,小花便明白邢凯的用意,长期以来直属集团军上下对此怨言很大,今天刚好借题发挥,小花口口声声不是耽误这十几分钟,完全可赶回司令部用午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