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还在持续暴涨,美国的经济,受到高昂油价的影响,正在走下坡路。
而兰芳本身也是一个产油国,苏联也是产油国。虽然缩小化的苏联只能开采冻土下面的石油,开采成本很高,但是油价已经高到成本可以或略不计的地步,所以苏联的经济也跟着发展起来。
有了钱之后,做什么事都好办了。
更多的航天火箭被发『射』上天,兰芳和苏联合作的,超级空间站——未来太空城市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
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建造的超级空间站,目前的规模正在扩大。按照设计图,第一座太空城市,将会是一座圆环形的太空城市,大圆环好像轮胎一样,这个大轮盘的半径就能达到惊人的1500米!而轮胎自身的直径达到300米。
这座巨型空间站,在未来将会是太空城市大圆盘的中心,中心区域是处于失重状态的,这里面将会建立一座太空农场,在失重的太空中,加上提供更高浓度的氧气,在这里的动植物可以长得更为巨大,可以想象得到,能够养出大象那么大的猪,种出树那么高的麦子,这样就能利用太空农场的食物养活更多人。
太空城市的圆盘是旋转的,产生的离心力制造了人工引力,这样生活在“轮胎”里面的人们就能有引力,能够和地球上一样生活。
修建太空城市,只是兰芳计划的一部分。其实在修建太空城市之前,兰芳已经想到过建造航天母舰的计划。
以目前地球上的科学技术,巨大的航天母舰是没办法直接从地球送上太空的,而是必须把各种零件送上太空之后,在太空上面组装。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选择在引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月球,在上面建立基地,在上面生产航天母舰,再发『射』到空中。
应邀登上兰芳巨型空间站的美国航天员马克·范德赫和乔·阿卡巴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入了太空。
虽然是兰芳的巨型空间站,但是在航天技术方面,兰芳、苏联和美国之间却进行合作,当然打出来的幌子是和平利用太空。真实历史上,美国还不是同俄罗斯合作,美国的航天飞机给俄罗斯空间站送去水和设备,美国宇航员在和平号空间站也居住过。
这次美国宇航员将会乘坐美国的航天飞机,进入兰芳的空间站。
虽然之前马克·范德赫和乔·阿卡巴早就听说过这座超级空间站,但他们第一次抵达这里的时候,还是被这座空间站的庞大所震撼了。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这座空间站已经十分庞大了。每次进入太空的宇宙飞船,都有一座舱室同空间站对接,对接之后的舱室就成为空间站的一部分,宇航员乘坐返回舱,从空间站返回地球。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对接,空间站的长度逐渐增长。
但是对接毕竟是头尾连接,只能变长,直径没有办法变大。于是兰芳和苏联的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侧面对接以及太空施工。
侧面对接,就是在太空中,飞上天的宇宙飞船在空间站的侧面连接上去,经过多次的对接,空间站的直径就能逐渐增加。之后在进行太空施工,航天员离开飞船,在太空行走,把新运输上来的零件在外面连接起来。经过多次施工,空间站的外壳也增大了。
如今美国人抵达这座空间站的时候,这座空间站已经拥有了140米长,直径达到了20米,是不折不扣的一座太空庞然大物。
空间站内,已经有了专门提供航天器停靠的机库。航天飞机抵达空间站的时候,空间站的机库大门打开,航天飞机进入机库内。随后,机库大门关闭,空气被注入机库内。等到空气都注入到机库内之后,航天员就能直接走下航天飞机,经过一条通道,进入空间站内部。在航天飞机离开空间站的时候,宇航员登上航天飞机之后,抽气机会把机库内的空气抽走,毕竟在太空中,空气十分宝贵,不能白白浪费了。等到空气都抽走后,机库大门又会打开,航天飞机被释放出去。
航天飞机进入机库,被固定在甲板上。等到提示充气完成,里面一扇门打开的时候,马克·范德赫和乔·阿卡巴走下了航天飞机。
机库通往内部的大门打开,兰芳宇航员刘志彪站在门口,迎接两名美国人到来。
“目前的空间站,已经可以容纳一百人同时在里面生活了,在这里面,我们可以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刘志彪向美国人介绍说。
这艘超级空间站,就好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巨轮,里面可是应有尽有。
空间站内,虽然里面都是有空气的,但还是分成了一个一个的隔舱,每个隔舱之间,都有可以随时关闭的气密门。平时气密门是打开的,由传感器和电脑进行监控,一旦出现哪个隔舱漏气了,气密门就会自动关闭,以保证整个空间站的安全。
空间站内自然是失重状态,所以空间站的通道走廊地板是网状的,宇航员的鞋子上面有钩子,可以勾住地面的网,保证自己能够在空间站内走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