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李鬼遇见李逵
一个问题可是要比两个问题,好回答的多了。
组织一番语言之后,许大茂当然不会回答他认知的东西,胡诌八咧说了半天,核心观点就是眼下祖国难啊!
但真实情况还真的不是这样,就拿78年首批留学人员来讲。
第一批出国留学人员52人,而在78年一整年留学人数860人。
这当然要在前面加上全国两个字。
除了第一批52人全部回归祖国的怀抱,日后成为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之外,剩下的留学生都有选择滞留美国的人。
诱惑太大了,那时人均GDP仅仅几百块的国内留学生发现,他们一年的收入甚至赶不上人家的一顿饭钱。
在美国一年的收入抵得上他们在国内一辈子的收入,这么大的诱惑之下,不可避免的有人选择留在他乡。
这是避免不了也无法避免的。
这些年除了一些极少数能自费出国的人之外,一大半都是公费出国留学。
合着供你吃、供你喝、给你拿钱让你学习,然后你在别人挥舞手中支票的时候,直接忘记留学的初衷。
所以每年控制留学人数,对留学人员进行审查很有必要。
总不能给你出钱又出力,最后你转身投入别人的怀抱,这边还要祝你前程似锦吧。
当然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这件事上我们可以说那些拿着公费留学的人做的不地道,但却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什么。
就是这种我嘴上不说,但我就不爽你的感觉。
说到底还是这阶段国内,不不不,乃至日后国内对科研人员的待遇都不是那么高。
各类明星一个个吃的肥头大耳、油光满面,反而搞科研的确实是吃穿不愁,但是与那些在荧幕上表演的人相比,收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这也是有些人才流失的一大原因。
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那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搁谁心里能平衡的了。
后世网上有个网友的说法许大茂就觉得很对。
说一个人发明了一个钻头,外国出价3亿,国内出价1亿,那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卖给祖国。
若国内出价500再奉上一面锦旗,你让他怎么选?
尤其是这种事情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时候。
“元老师,我们一年的收入真的赶不上美国一个月的收入吗?”
又一个学生起身提问,许大茂轻轻点了点头。
人群中一阵哗然,许大茂看的分明,很多人的眼睛里面都透露出一种向往之色。
许大茂有点慌,他觉得现在他有必要告诉这些孩子,中国是有希望、有未来的。
如果因为许大茂透露的只言片语,让这些大学生一个个削尖了脑袋想着出国,那他可真就罪孽深重了。
许大茂轻咳两声开始就祖国今后的快速发展、经济腾飞做出大胆的预测。
其实这也不是预测,这是许大茂亲眼所见的事情。
总之就是画大饼,继续画大饼。
能留下一个也是好的。
说实在的,其实这些没被选上留学的人,其成绩和业务都不及那些出国留学的。
但正是他们这些没出国留学的和那些留学归来的,才铸就了这个国家的工业和制造业。
这边许大茂在讲台上,用蛊惑的声音畅想着未来。
从前门走进来一个身材高挑,容貌清丽的女性。
她在看到许大茂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激励教室内学生的一幕,明显愣了一下。
许大茂毫无所觉,甚至友善的对这个美女点点头,伸手让她找地方坐下。
这位女性古怪的看了许大茂一眼,然后找个地方坐了下去。
讲台上许大茂算是彻底打开了话匣子,为教室内的所有人分析在他眼中的美国与香江。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直到这些人对国外向往之色变得不再那么狂热,许大茂这才松了口气。
嘴巴不停地说了半天,总算是辛苦没有白费。
下意识的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许大茂觉得是时候离开这里了。
在拖下去万一露馅的话,可怎么办。
“各位同学,老师这边...”
“老师您讲的真好,您喝水。”
最后走进来的高挑女生,将自己的水杯递给许大茂。
许大茂欲哭无泪,我可以选择不喝吗?
偷偷瞪了一眼眼前这个笑盈盈的美女,心里直呼她不懂事。
“下次上课不许迟到知道吗?现在学习才是你们的主要任务,迟到那还有搞学术的样子。”
嘴上不客气的训斥,然后拿起杯子猛灌了一口。
他确实是渴坏了。
教室内的一部分人,在许大茂出言训斥那个高挑女性的时候,一个个张大了双眼,眼睛里全是不敢置信。
这女子可不是别人,她可是学校的辅导老师程小繁。
老师之间互不相识,甚至出言训斥,这番骚操作直接让一部分老生彻底懵逼。
程小繁没有回到座位,转过身向教室里的同学问道:“这位老师讲的好不好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