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驾!”
七月的尾巴,即便是早秋,可北京一带依旧略微能感受到几丝冷意。
由于朱瞻壑过几日便要南下,因此这次围猎的地方并没有选择很远,而是选在了古北口南边的丘陵之中。
这块土地在后世被修成了水库,而在这个时代则是丘陵与水泽共存的一块地域。
近万上直兵马将方圆十数里包围起来,朱棣与朱高煦、朱高炽、朱高燧父子爷孙几人则是各领一千骑兵,指挥军队驱赶猎物,最后由他们射杀。
正因如此,历代皇帝很少吹嘘自己在围猎中的武力,毕竟这不作数,并不是真正的游猎,除了某个兔子杀手。
“砰!!”
“儿臣惭愧……”朱高炽气喘吁吁的说着,朱高燧则是略微气喘,但不至于像朱高炽那么恐怖,如风箱般。
朱高煦要把煤炭价格降低下来,夏原吉等人却皱眉道:
“国朝采煤,每个工人最多每天采出价值二百文的煤矿,工价近一百三十文。”
坐在春和殿内,朱高煦看着市舶司上注明的东洲贸易量,不免咋舌几分。
“这样大的利润,臣建议将东洲城设为东洲府,派遣知府及兵马司前往。”
朱高煦抖动马缰,策马跟上了朱棣的脚步,把吃瘪的朱瞻壑甩在身后。
“铁料、水泥、煤炭和土化肥的产量都得到了提升,不过这其中除了煤炭的增长速度令我满意外,其它的增长速度却令我不是那么满意。”
“这些树木长得好,如果从燕山到太行山,乃至河套的阴山都长出这样的树木,那河北之地也就不会遭遇沙尘暴了。”
“我们要做的,是让天下百姓富裕起来,所以推动工业是必须要走的道路。”
“就拿煤炭来说,过去一年,朝廷煤炭产出虽然增加,可能走进百姓家的并不多,大量煤炭生产出来后,都囤积在煤场,无法消化。”
“走,我们三代人继续往里面走,看看能不能猎到熊和老虎。”
超高的死亡率,让户部暂停了对北洲迁徙百姓的想法,刑部倒是乐意将人发配到北洲。
“若是煤炭降到每百斤三十文,那各地煤矿场便会入不敷出,需要朝廷拨发钱粮才能维持。”
如果没有心思吞并,那则是可以依托这些国家防备日后南亚出现什么强国。
“这笔买卖朝廷怎么算都不会亏本,低价煤炭一旦出现,配合火车,那能极大解决大明城镇人口的柴火问题。”
夏原吉抱着怀疑的态度质问,朱高煦却轻笑: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一台抽水机不过几百贯,但它却能用许多年。”
“不一定。”朱高煦摇摇头道:“砍伐树木,说到底还是贫穷所致,这些年河北的树木之所以长得那么好,除了禁令,主要就是朝廷扶持,而且砍伐树木遭惩罚后,很难找到工作所致。”
“就拿一个矿坑来说,二十名矿工,起码需要十个人抽水,能工作的只有十个人。”
至于朱瞻坺则是年纪太小,只有七岁的他,今日在朱高炽走后不久也跟着返回营地了。
“吁……”
“整个江南的情况你们了解,起码有三成百姓缺乏柴火,也就是说几近一千五百万。”
“臣以为,必须要等西北铁路连接各地煤矿场,再一点点的增加产量。”
一亩地差距不算大,可七亩地的差距就很大了。
“稳扎稳打是对的,可两京铁路一旦修通,江南急需的便是煤炭。”
朱高煦这话倒不是开玩笑,在历史上南洋各国正常发展一百多年后,依旧被装备火绳枪的数千欧洲各国殖民队伍打得抱头鼠窜,期间虽然也有国家能够反抗,但大部分都被直接统治。
朱瞻基见状,对身旁人眼神示意,汉王府的护卫立马调转马头,派出近百人护送朱高炽返回营地。
正因如此,他也想让朱高炽多陪陪朱棣,说不定这就是父子二人最后的见面了。
过去两年朝廷流放了近三万人前往北洲,但抵达并活下来的只有不到两万人。
时间进入八月,朱瞻壑带着沐氏南下返回南京,朱高炽他们则是继续在北京居住,因为朱高煦看出朱棣有些舍不得他们,况且朱高炽的身体似乎因为无人压制而越来越差。
事实证明,这条路确实不错,至少在过去十六年时间里,北方的工人数量从洪武年间的十二万骤增至如今的四十四万,比南方多出近十万人。
“我爹既然那么能打,为何不带兵自己去打,我观古代御驾亲征的君王也不少,我爷爷也是如此,我爹为何不能。”
在气温骤降,粮食减产的这个时代,光靠小农经济,北方百姓是可不能比南方百姓富裕的,双方差距反而会不断拉大。
即便这知府日后带着南国百姓造反,但大明只要能获得足够多的利润,就绝对不可能放弃南国这个聚宝盆。
“你们俩骑射不行,用这马枪算你们占到便宜了。”
经他手被射杀的野猪多是成年,身上有树脂和泥土覆盖,正常来说,力道稍弱的箭矢肯定无法射穿,但朱高煦手中的弓箭却能一箭洞穿野猪肉身,并且还去势不减,没入土中直至箭羽,威力可见一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