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免费劳动力、分家
王府井大街北口,金城银行大楼。
许多年再次来到这里,总算没有遇到上次的事儿了。
轻轻松松地把设计稿交给罗溪清,然后婉拒了对方邀请一起吃午饭的客套话,离开了大楼。
其实,这所谓的大楼,只有三层,不管怎么看,都跟大楼没有太大的关系。
只不过,这年代的楼层普遍很低,三层已经算很高了。
回到四合院,家里风平浪静,但王大娘和隋大妈两家却愁云惨淡。
听周红梅说,上午的时候,两位大妈挨家挨户地借钱,因为没钱给医药费。
王盼儿的住院费也是一大笔钱,跟医生商量之后,没住院,回家休养了。
这年代,大家都苦。
所以,最后两位大妈也没能借到多少钱。
反正周红梅也没有打听到,只知道一大妈和二大妈分别借了十元钱,其他家庭,估计就是一两块钱吧。
“妈,那你借了多少钱?”许多年好奇地问了一句,周红梅脸上顿时生气道
“我没骂她们算好的了,她们还敢登门借钱?”
得,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有周红梅坐镇家宅,还真不担心这些事儿呢。
除了隋大妈和王大娘借钱的事儿,上午的时候,街道办也来人了。
听说是王主任派人送来了一些吃的营养品,算是给隋大妈她们的一点慰藉吧。
就这件事,周红梅还特别生气地表示,街道办就不应该浪费这些营养品。
许多年没有发表意见,那是街道办的做法,跟他没关系。
吃过午饭,又去耳房那边转了一圈,然后才回设计院上班。
下午是摸鱼,没什么事情发生。
傍晚回到家,耳房这边的墙壁已经刮了一小半,开始进行收尾工作了。
换句话说,再过几天,这房子就可以彻底弄好了。
于是,许多年便询问范桂明他们有没有认识手艺好一点的木工,帮忙定做柜子。
“您可算是问对人了,我也会木工活,老王也是,我们俩的手艺都差不多”
钟振彪微笑应了一句,倒是让许多年惊讶不已。
“失敬了,没想到您跟王师傅还是木工师傅呀?”
泥瓦匠跟木工,其实是两个不同系统,根据上辈子的经验,许多年知道很多木工都只是专精这一项,并不是很懂泥瓦匠这些活。
毕竟木工一般来说都不用风吹日晒,就是待在木工房干活就可以了。
而泥瓦匠注定必须去工地才行,所以有这两样手艺的人,基本上都会偏向于选择木工。
当然了,之前是抗战和解放战争,最近则是建国后的时代,手艺人也只能跟随时代发展而有所选择。
许多年诧异之余,便把这个定制楼底衣柜的任务交给两位师傅了。
王长远和钟振彪闻言,顿时失望不已。
“那个,许同志,您家的门窗、衣柜、桌子、床这些,不需要定制吗?”…
前者目光期待地询问道。
“这些不需要,就定制楼底衣柜就可以了。”
听到许多年再次确认的话,钟振彪连忙讨好着问道
“那个,我多嘴问一句,您准备去哪里购买这些门窗啊?”
“这个就不需要你们关心了,到时候我自会解决”
关于这些家具,许多年都可以自行解决,而不需要购买新的。
门窗这些就不必多说了,床肯定是买那些旧床啊,这个时代有很多质量超好的黄花梨木、金丝楠木、小紫檀等制作而成的传家宝似的床。
当然了,许多年需要花点时间去找一找。
之前没有去找,那是因为家里根本没地方放得下,现在这房子已经差不多改造好了,也是时候了。
不提失望透顶的王长远他们,许多年回了前院厨房,帮忙挖水井。
厨房的这口井,目前还不到十米。
五十年代,京城的地下水在地表下约五米深处,这是平均深度。
到了千禧年之后,京城地下水平均深度在四十九米左右,相差巨大。
目前南锣鼓巷这边的四合院,洗衣槽那边的深度是在十米左右的位置,上次在耳房门口挖的那口井在十几米左右。
按照这个经验,厨房这边最少也要挖十米。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
虽然相差不是很远的距离,但地下水的深度,可不一定。
主要是南锣鼓巷这边虽然靠近北海等水域,奈何地下水这玩意儿难以预估。
对于许多年来说,地下水深还是浅,没有太大关系,无非就是多挖几米的深度罢了。
不多时,老许他们下班回来了,父子四人一起挖井,工作进度一下子快了不少。
老大和老二两人是最有干劲的,因为他们想要尽快结束家里的活,好去接一大爷的活儿,挣钱!
挖水井的时候,二大爷又进来了,当老许父子四人的面,把挖水井的事儿给说了。
这活儿很简单,跟一大爷一样,八块钱包工,材料这些由刘海中自己解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