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教导农科院专家大棚知识
杨院长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望亭同志,能否请您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些蔬菜的栽培技术和运作原理?我们真的非常想学习。”
李望亭点点头说:“好,我带各位参观一下。”
首先来到的是蔬菜区域。
排排繁茂的番茄植株上,每个番茄红黄相间,晶莹剔透,大的有苹果大小。
杨院长忍不住伸手去摘一个,低头闻了闻,清香四溢。
“这番茄看上去非常漂亮啊,个个都很肥大。”
杨院长感叹道,“它们通常能结果多久呢?”
“我们采用的是浅水培植法,保证根系得到充足的氧气;
同时使用我研发的营养液,可以加速吸收。
这样一年可以收3-4季。”
“这样收成频率是我们的两倍!”
杨院长吃惊道,
“请问营养液的配方是?”
李望亭详细解释了营养液的配置方法。
杨院长一边听一边记录,其他专家也都聚精会神。
“原来有这门学问,我们以前完全忽略了营养液的研究。”
一个专家感慨道。
接下来他们来到了白菜区。
十几棵白菜硕大无比,蓬勃的叶片层层叠叠,最大的有小腿高。
杨院长摸了一下白菜,手感细嫩,叶肉厚实。
“这白菜太惊人了,我们那儿连一半都达不到。”杨院长赞叹不已。
李望亭说白菜也是使用浅水培植加营养液,并控制适宜的温湿度。
大家听得眼睛发直,一个个都在记录笔记。
“原来种菜也可以这么科学,我们还停留在落后的阶段!”杨院长感慨万分。
专家们一个个都拿出本子记录着李望亭的栽培技术,生怕漏掉任何知识。
随后李望亭带他们参观了温室系统。
“这里使用的是简易的保温和通风系统,可以比较好地控制温度和湿度。
虽然条件简陋,但也已比普通大棚高出很多,可以提供蔬菜比较适宜的生长环境。
这都是根据我的经验设计的,希望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一点启发。”
李望亭谦虚地说。
“望亭同志,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杨院长连声道,
“您能在有限条件下做出如此成果,真是难能可贵。
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好的参考。”
其他专家也频频点头,一脸钦佩。
参观完蔬菜区,李望亭又带他们来到了水稻区。
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出现在众人眼前,稻穗金黄饱满,稠密如毡。
“这里我们试种了一批杂交水稻,每亩产量可达700斤以上。”李望亭介绍道。
“什、什、什么?!700斤?!”
杨院长瞪大了眼睛,惊得说不出话来。
其他专家也都张大了嘴巴,整个人僵立当场。
“不、不、不会吧?每亩700斤是我们的两倍有余啊!”
过了好一会儿,杨院长才缓过神来,拼命掐自己的大腿,嘴里喃喃自语:
“我没在做梦吧,每亩700斤......”
“李同志,您确定没有说错吗?我们最优秀的品种每亩也就300斤......”
一个专家颤抖着问道。
“没有错,这是亲身验证的结果。”李望亭笑着说。
“太、太惊人了!”杨院长激动地握紧拳头,“这对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说完他直接向稻田跑去,其他专家也争先恐后地跟上,都想近距离看看这个“丰产”水稻。
“让让让,我要看看穗子!”
“我要摸一下杆子!”
一群大老爷们儿在田里你推我挤,都想亲手检查这神奇的水稻。
杨院长小心翼翼地捧起一穗,里面的稻谷大如胡麻,密密排列。
“粒子这么大这么饱满,亩产700斤应该没问题!”
专家们高呼着,个个兴奋异常。
李望亭看着他们的反应,忍俊不禁。
这时杨院长也从稻田里跑了回来,激动地握住李望亭的手说:
“望亭同志,您的贡献我永生难忘!今后无论您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我们农科院一定全力支持!”
“是的李同志,有您这样的人才,种花家粮食大丰收指日可待!”
看过水稻田后,杨院长似乎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连声问道:
“望亭同志,这个水稻的口感和味道怎么样呢?它的产量虽高,可口味还是最重要的!”
其他专家也都一脸期待地看着李望亭。
李望亭早就料到他们会问这个问题。
他笑着招呼一个工人过来,工人手里端着一碗煮好的水稻饭。
“这是今天收割的水稻,刚刚煮好的,各位尝尝吧。”
杨院长三下五除二抓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然后瞪大了眼睛,嘴里还嚼着饭吧嗒吧嗒说不出话来。
其他专家也尝了一口,个个都露出陶醉的表情。
“太、太棒了!”
杨院长终于咽下嘴里的饭,激动地说,
“这米饭的香味和口感简直超乎想象,比我吃过的任何大米都要好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