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了,在秦始皇的几十个儿子当中,扶苏是最有才干的一个!
现在又说,扶苏的才干不足。
二者岂不互相矛盾?
其实并不矛盾,没错,在始皇帝的众多儿子当中,长子扶苏的确是最有才干的一个,而之所以这样,不是扶苏太强了,而是其他皇子们太弱了,从而衬托出了扶苏的强大!
事实上,扶苏只有中人之姿而已,以其有限的才能,并不足以挽救一个千疮百孔的庞大帝国!
何以见得呢?
从两个方面可以证明这一点。
首先,扶苏没有圆滑的政治头脑,不懂的隐忍之道,否则就不会直言进谏、触怒秦始皇,结果被派往边疆驻守,远离了政治核心,这才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事件。
试想了,如果扶苏有点政治头脑,处事圆滑一些,一直留在始皇帝身边,参与军政大事,还会被别人趁虚而入,篡改遗诏吗?
其次,扶苏太过迂腐了,伪造的诏书一到,立刻就拔剑自刎了,竟然没生出一点怀疑之心,没质疑一下诏书的真假,更没想办法进行自救,真是愚不可及!
由此可见,扶苏虽然有些才干,可水平着实不高。
这也解释了,为何始皇帝身为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却迟迟没有立太子,因为始皇帝深深的知道,自己的儿子们都太平庸了,没有一个能托付大事的。
后来临死之际,实在没有办法了,这才矬子里面拔将军,立下遗诏,让长子扶苏继承皇位,结果还被人篡改了,杀扶苏,立胡亥,加快了大秦帝国的毁灭!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挽救一个千疮百孔的大帝国呢……在这个问题上,秦锋、李岩的看法就不一样了,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治乱世当行仁义,依小弟之见,唯有尧舜禹汤那样大公无私、爱民如子的圣君,才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非也,治乱世当用重典,依秦某之见,唯有那种杀伐果断、精通权谋的枭雄,才能拨乱反正,重建太平盛世!”
“枭雄者,用权谋,重杀伐,做事毫无原则可言,用此等方法治国,岂不有违圣人之道!”
“呵呵,有道是军人取胜无原则,君主治政无道德,只要能让国家繁荣昌盛,让老百姓们过上好日子,纵然用一些阴险手段又有何妨呢!”
……
就圣君和枭雄谁能拯救乱世的问题,秦锋、李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结果争论了一个多时辰,却是谁也没能说服谁。
爬了半天的山,又争论了一个多时辰,二人都感觉有点饥饿了,于是决定先吃饭,吃饱喝足之后,再继续争论不迟。
众人上山时带有食盒,里面装有美食、美酒、餐具等物,摆在一块平整的大青石上,众人席地而坐,开始吃喝了起来。
“锋兄,能饮酒否?”
“哈哈,嗜酒如命,无酒不欢!”
“太好了,小弟亦是嗜酒之人,咱们痛饮几杯如何?”
“好,取酒来!”
食盒中有一坛子秋露白,是用上等高粱和秋夜收集的露水为原材料酿制而成的,色纯味洌,口感极佳,深受世人的喜爱。
小侍女绿柳取出两只雕花银碗,又将酒坛子打开,准备为秦、李二人斟酒,不想被薛瑾瑜抢了过来,亲自为二人斟酒,先给表哥—李岩倒了一碗,又给秦锋倒了一碗!
“多谢表妹了!”
“表兄客气了,这是小妹份内之事!”
……
“锋兄,干了!”
“好,干了!”
李岩端起美酒,看了看薛瑾瑜,又看了看秦锋,明亮的目光转动几下,两侧嘴角微微上翘,而后将碗中美酒一饮而尽。
另一边,秦锋同样端起酒碗,将里面的美酒一饮而尽。
……
吃饱喝足之后,二人又开始了争论,而且争论的内容更加广泛了,从圣君、枭雄引发出了天文、地理、军事、政治、外交、律法……乃至于政治结构,税收制度,男女关系,恋爱自由等诸多问题。
李岩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争论起这些问题来,自然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了,而且言之有物,发表了不少的高论!
秦锋虽然没读多少四书五经,却拥有超出这个时代几百的见识,故而争论起来丝毫不落下风。
……
就这样,二人唇枪舌剑,一直争论到了日头偏西,还是没有分出胜负来。
眼看天色将晚,一行人收拾好东西,踏上了下山的路……而在下山途中,李岩来了雅兴,竟然从怀中取出一支白玉箫,放在唇边吹奏了起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连天,
放生鱼鸟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李岩共计吹了两首曲子,一为《平湖秋月》,一为《高山流水》……箫声悠扬婉转,悦耳动听,显示出了极高的音乐水平,听的众人频频点头称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