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

第622章 外越和侨民

  晏珣知道,隆庆皇帝不仅不希望臣子做商鞅,也不希望臣子做王安石。

   大宋党争的恶果,要引以为鉴。

   皇帝微笑着,悠然地说:“今年的一系列改革,本来你和太岳都会成为众矢之的。幸好抗倭大捷,转移朝野的注意力。可见,我们一开始计划:通过对外扩张转移国内矛盾,是可行的。”

   抗倭大捷,也打了顽固派一个措手不及。

   有绝对的武力压制,可以不必去做口舌之争。

   晏珣恭敬地说:“皇上英明。如今正是励精图治、对外开拓的好时机,我们要按原计划进行下一步行动。”

   隆庆速度,快狠准!

   够快,就能让反对派反应不过来;够狠和准,就能让敌人无力反抗。

   “下一步是巡视南洋。”隆庆皇帝一本正经地说,“但咱们还得先准备好船队和武器,明年或者后年再说……总得给你留出成亲生子的时间,否则你不会怎么样,王锡爵要气闷。”

   晏珣连忙解释:“国事为重,王大哥不会有什么意见。”

   皇帝打趣:“还没过门,就维护起大哥了!”

   他又把最新一期报纸摆出来,问:“你拿方家来编故事,不怕他家找上你?”

   晏珣说:“我正希望他家找上我。皇上,臣在宁波为官几年,走遍舟山群岛,又跟胡总督详谈,知道一些有趣的事。”

   “细说。”隆庆皇帝坐直身体。

   有故事听了!

   “这个故事,要从‘外越’这个群体说起……”晏珣侃侃而谈。

   《越绝书》记载的“外越”,从秦汉时代就有。

   这个群体住在越地以外的海岛,主要靠捕捞海产品为生,擅长造舟楫航海,很早把华夏先进文化传播至南洋诸岛。

   南宋末期,国家财政极度依赖东南一小块地方,当地百姓负担过重苦不堪言,越来越多的人去当“外越”。

   元朝时,元廷招安越地海商:

   实话说吧,我们蒙古人脑子确实不如你们汉人,你们赵官家设计的那套市舶税收体系太复杂了。

   什么细色五抽一,粗色七分半抽一,又纲直、杂事、贴课之类……

   把我们搞得脑壳疼,还搞不明白。

   我们只会包税,我封你一个实权的漕运万户,每年你给我交一笔固定的保护费,剩下的事你自己看着办。

   而外越们,也不用费劲当海盗,饱一顿饿一顿!你们不是擅长开船?替我运粮啊!

   我在北方有好多怯薛、好多色目卫要养,光靠大运河远远不够,需要走海路运粮,我按石数跟你们结算水脚钱。

   而且,你们不是特别熟悉倭国、高丽、还有南洋诸国的贸易路线吗?

   有用了。

   允许你们“载私货,以酬其劳”,“交通诸藩以求富”。

   我不收海关税,或者收一点点。

   反正大元疆域辽阔,你们弄来的商品在内地流通,每个地方的市易司都能收税,商品流通经济才发达。

   在元初宽松政策下,外越几乎全部上岸,从海盗成为“船户”。

   元朝中后期拉胯,元廷财政危机下调“水脚钱”,而且船户的船只被兼并,额外承担杂役赋税,船户又变成外越,外越又变成海寇。

   方国珍的海盗团体,就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下。

   晏珣说到这里,话锋一转:“方国珍家族确实已经沉寂,但外越这个群体还在。陛下还记得之前我抓住的‘邵大侠’吗?此人交代嘉靖年间为祸东南的假倭,就是这些外越。

   外越是什么?说到底是岸上的百姓活不下去,出海为盗。因而这个群体会源源不断地出现,灭之不绝。也不仅仅是越,还可以是闽,是其他沿海地方……现在东南不是又兴起一个林凤海盗团体吗?”

   隆庆皇帝微微垂眸,问:“你知道太祖为何不杀方国珍吗?”

   “臣想不明白。”晏珣顺势说。

   取死有道的方国珍竟然善终,确实让很多研究明朝历史的人百思不得其解。

   方国珍的地盘大致是浙江省,古称越。

   他身上有三个标签:首义,骑墙,善终。

   他是“首义”,即元末群雄中最早开堂口的;

   他是墙头草,早期一边接受元朝招安,一边乱杀元廷命官,断大都的海运;后期一边臣服朱元璋,一边和元廷以及其他势力暧昧不清、暗通款曲。

   皇帝慢慢讲解:“方国珍投降后几个月,明军北伐,为了替北伐军运送粮草,太祖洪武皇帝实施海运,最早是汤和主持。汤和受命‘造船明州,运粮直沽’,就是从宁波到天津。

   但结果呢?‘海多飓风,输镇江而还’,汤和办不成这件事。最后‘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元三府军士,及兰秀山无田粮之民充船户,凡十一万一千七百三十人。’

   也就是说,还是得依靠这帮外越,不然北伐明军就得饿肚子。

   还有一件事,太祖皇帝要组建水师防备倭寇,‘于浙西、东设卫所五十有九,凡得五万八千七百余人。’,这些人中八成是方家旧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