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

第445章 船厂和水泥厂

  英雄好汉晏珣不知道自己还有别的传说。

   人太优秀了,想藏也藏不住。也许是哪家好汉走漏风声,让人摸到一点晏家父子的底细。

   反正晏珣不会承认。

   我堂堂正正朝廷命官,太子殿下的老师,跟好汉有什么关系!

   来到龙江宝船厂,晏珣有一些感慨。

   很久很久以前,他来过此地……遗址。

   穿越时空故地重游,就像一幅斑驳褪色的古画瞬间变得生动鲜艳。

   冯保看着荒凉的宝船厂,也很感慨:“当初三保太监下西洋多大的声势,结果有些人看不得太监担当重任,愣是把下西洋停了。要不然,现在轮得到葡萄牙和西班牙横行大洋?”

   对海外的局势,冯保比其他人了解得多一些。

   在京城时,他还特意去见葡萄牙神父贝利拉。

   晏珣说:“我们要加快速度,迎头赶上。从虾夷运来的百年橡木,要处理之后才能用,盖伦船先缓一缓。现在我们先造小一些的千料遮洋船。”

   “料”是此时船的载重单位;遮洋船是元代海运漕船,适合近海航行。

   当时由南方到北方的航道,一条从苏州的刘家港出发,一条从海门县的黄连沙出发,沿海路直达天津。

   遮洋船也可以走海路去朝鲜、倭国、安南等附近国家贸易。

   船厂提举徐奎敏锐地问:“造遮洋船,莫非朝廷要重启漕粮海运?”

   晏珣含糊地说:“先去朝鲜和倭国拉矿石。你们现在能做吗?”

   千料海船,也不算小。去不了美洲,在南洋转一转绰绰有余。

   徐奎回答:“我们宝船厂在南京附近有漆园、桐园、棕园,造千料遮洋船没有问题。若是召集工匠全力开工,银钱到位的情况下,一年可以造……呃,一百六十艘吧!”

   听他的语气,就知道是保守的估算。

   冯保说:“造两百艘!造船的费用,从皇家内府出,一定不会少了你们的。”

   徐奎和李总兵面面相觑,只听说过千方百计从户部捞钱花的皇帝,没听过主动掏钱办国家大事的皇帝……

   好吧,也不是没有,就是非常稀罕。

   “保真?”他们忍不住看向晏珣。

   太监说话不可信,晏大人看起来更可信。

   晏珣点点头:“放心吧,皇上有钱。造好的船去一趟倭国,就能拉回金银。这些金银一部分进太仓银库,一部分进皇上的内府。”

   皇帝花钱造船,要按比例分赃。

   国家派了水师护航、监督挖矿,国库也要分赃。

   听完晏珣的话,徐奎和李总兵心里有底,又觉得哪里怪怪的。

   别的皇帝经营产业都是中规中矩,隆庆皇帝直接去倭国掠夺,路子是不是太野?

   吾皇有大盗之姿!

   ……有人说华夏古代是家天下,国家是皇帝的私产,其实不准确。比如明代的国库和皇家府库就分得挺清晰。

   皇帝要是想花国库的钱办自己的私事,可能被户部驳回,还会被群臣喷。

   昏君!昏君啊!

   因此皇帝想要过得滋润,就得经营自己的产业,皇庄、皇店、印书局之类。

   历史上的万历皇帝为了挣钱,让皇家印书局拼命做生意,只要给钱什么书都印。结果连闻香教的造反宣传材料都是皇家印书局印的,人家教主徐鸿儒出钱了。

   就很魔幻现实。

   冯保冷不丁地问:“我在宫中查阅资料,得知徽州有专门的树山,永乐年间种了很多树,到如今也有一百多年,是预备造宝船的。这些树呢?”

   “呃……公公有所不知,树山附近有刁民上山盗伐。”徐奎解释。

   冯保冷哼:“实情如何,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皇上也知。好在晏大人想到虾夷岛的橡树,要不然我们就造不出大海船、去不了西洋!事到如今皇上不再追究,只要你们好好造船。”

   什么刁民盗伐,分明就是船厂监守自盗。

   百年大树很值钱的!

   江南海商的大船,从哪里来的木料?

   但这个问题很难追究,积弊一两百年,不是一代人的问题,甚至说不清是哪一任提举卖掉的。

   冯保警告几句,只是想让这些地头蛇好好干活、不要搞什么小动作。

   徐奎满头大汗,还想再挣扎一下:“冯公公,你听我狡辩……”

   晏珣在一旁幽幽地问:“南京城最大的家具木料供应商是谁?”

   徐奎彻底闭嘴,想跳河跑路。

   那是提举司的买卖。

   朝廷不造大海船,木料留着也是留着,说不定改朝换代就便宜外族,不如便宜他们造家具。

   知道晏珣和冯保有备而来,龙江宝船厂上下彻底服气。

   “两百艘千料遮洋船,包在我们身上!冯公公,您来督造大船,是住在南京城还是船厂?”徐奎问。

   冯保正色道:“我住在船厂,就住你家旁边吧!日后有什么事,咱们可以及时沟通。”

   “好,好。”徐奎尴尬地答应。

   船厂离江近湿气重,他自己是住城里的。但这个太监跟以往的似乎不一样,是真心办实事的,让人没法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